歲月記憶:母親的“小油燈”

歲月記憶:母親的“小油燈”

母親遠去了,她一生留給了子女的記憶很多很多,但印象最深的還是陪伴她多年的那盞“小油燈”

小油燈極為簡單,一根燈芯侵在煤油瓶內,點燃燈芯就可照明。六七十年代,家鄉大多用小油燈照明。為節省煤油,母親總是把燈芯調得黃豆粒大小,以至燈光暗的發紅,說這樣可以省油,全年幾塊錢就足夠了。

我們家兄妹多,家境貧寒,是母親的精打細算,才使我們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為過的鬆快些,母親養了兩頭豬,晚上點起小油燈,把積成的肥料挖上來,又灌上幾擔水,一直幹到深夜才休息,這樣可以多掙些工分。

歲月記憶:母親的“小油燈”

父親在外的時候,晚上我們兄妹幾個便圍在母親身旁,看著朦朧燈光下的母親,一邊掰玉米,一邊講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不覺一笸籮就掰光了。

一次深夜,我們睡得正香,突然聽到雞窩亂叫,嚇得我們緊緊抱往母親,母親說:“別怕,是黃鼬(黃鼠狼)拉雞呢”。母親點燃油燈,一手擋住燈芯不讓風吹滅,我們兄妹幾個在母親身後抓住衣服,一連串拖起了長尾巴,母親邊走邊大聲喝道:“好個臭黃鼬,非打死你不可”,邊喊邊用腳跺地,我們也隨之跟著跺腳,霎時“砰砰砰!”的響成一片,嚇得黃鼠狼跑得無影無蹤,隨即母親便把燈吹滅,我們摸黑回到屋裡。

記得我發高燒,母親叫起睡得正香的哥哥點燃油燈,用一張白紙捲成一個圓筒,扣在油燈芯上,哥哥用棉被把我裹起背在身上,母親端著小油燈在前面照路,漆黑的夜裡伴著油燈微弱的光亮,深一腳淺一腳的及時送到衛生所,赤腳醫生打了退燒針,哥哥躺在木凳上睡著了,母親卻守著我一直到了天明。

歲月記憶:母親的“小油燈”

過年了,我們兄妹幾個吵著要新衣服,母親白天下地幹活,晚上便點起小油燈,把穿得很舊的衣服撕成一條條,用熬好的玉米粥把布條粘成一大塊,貼在外面牆上,等風乾後做鞋底用。夜深人靜時,母親在小油燈旁納起了鞋底,不時地把我叫醒,催我下炕撒尿。幾次醒來,看到母親還在不停的納著,我迷迷糊糊的問上一句:“娘,是我那雙鞋嗎?”娘抬起頭衝我微微一笑:“是你的,快睡吧!”我眼皮也不睜,一骨碌鑽進了被窩。雞叫的天明瞭,母親還在不停的做著手裡的活,然後揉揉眼睛囫圇的養一會神,拿起鋤頭就下地了。

每每想起油燈那微紅的火苗,呲呲的燃油聲,淡淡的青煙,我彷彿瞬間回到了童年。母親就是一盞油燈,耗幹了燈油,燃盡了自己,為子女點亮了前行的路程。

歲月記憶:母親的“小油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