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餃子館 50歲陳小藝 有‘目前專業戶’ 華麗變身‘姥姥’

《姥姥的餃子館》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用中國人最傳統也是最熟悉的美食喚起了觀眾對於家的記憶。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雖然簡單,卻蘊含著中國家庭最樸實的情感。小小的餐桌上有歡笑有爭吵,有道不盡的家長裡短。本劇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橫跨四十餘年,勾勒出時代側影下中國家庭的動態樣貌。陳小藝飾演的廚師薑桂芳八十年代從國營餃子館下崗,為了維持家庭生計,開了一間小小的餃子館。四十年間,一位母親半生的風雨滄桑,一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都濃縮在這間小小的餃子館裡:大女兒的婚姻,二女兒的生意,小女兒的愛情,大兒子的工作,小兒子的叛逆……主演們坦言劇中有太多吃餃子的戲份,最後大家都吃“吐”了。

姥姥的餃子館 50歲陳小藝 有‘目前專業戶’ 華麗變身‘姥姥’

​陳小藝塑造的不僅是藝術上的女性角色,更是那個時代許多女性的縮影,她們自主要強、堅韌勤奮,尤其是自己開店的女性更是不容易。因為在改革開放允許私自營生的都會被歸為倒買倒賣、投機倒把,會被很多封建的目光嘲笑指責,可想而知那個時代女性的不容易。但是改革開放之後,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第一批做生意的人更是敢於吃螃蟹的人,他們慧眼識珠、敢於嘗試,人們也少了偏見,對女性也多了尊重。

出身川劇世家的陳小藝,註定與藝術沾邊。13歲的她,憑藉母親現教的一段《祭灶神》就考上了川劇學校,辛辛苦苦學習了三年的刀馬旦、武旦後卻改行進了話劇團。“每當坐在舞臺底下看我媽演出川劇的時候,心裡總覺得有點難過。唱唸做打,每一個動作都是她琢磨很多遍後排練出來的,可是臺下看的觀眾卻都在打瞌睡。這麼辛苦地演出卻沒有人看是很悲哀的事,當時我就決定要去話劇團發展自己的事業。

姥姥的餃子館 50歲陳小藝 有‘目前專業戶’ 華麗變身‘姥姥’

1991年,陳小藝憑藉《外來妹》中趙小云一角一炮而紅。並與徐帆、蔣雯麗、李琳並稱為中國熒屏的“四大青衣”。想想那年我才出生,人家就紅遍大江南北,但與許多青年演員不同的是,她在不到三十歲的青春年華飾演起了母親,這一演就是二十多年。有網友戲稱“看到小藝姐就想喊媽媽”,足見其熒幕形象的深入人心。從當年清純可人的“外來妹”到今天含辛茹苦的“母親”,陳小藝說自己會把握好,不擔心以後找上門來的淨是“大媽”角色,“30多歲的女演員很有優勢,往低可以夠著年輕些的角色,年紀大些的也能勝任。

現如今,只要一提及陳小藝的名字,觀眾們都可以說出不少她的代表作品和經典角色,但不可否認的是,陳小藝近幾年接拍的影視作品數量並不像之前那麼多。從這幾年陳小藝拍攝作品的數量逐漸減少中不難發現,她已經有了迴歸生活、迴歸家庭的打算,她在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對此表示:“只有足夠好的作品我才會去接演,我想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因為對於父母而言,你給他多少錢都不如你跟他們待在一個屋子裡圍著他們轉好。這種對待生活的態度,也是令人羨慕的。

姥姥的餃子館 50歲陳小藝 有‘目前專業戶’ 華麗變身‘姥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