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一個人總是不順,往往違背了4條天規,禍患自來!

人的一生,往往都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沒有人的一生能夠非常圓滿,人生的低谷更像是一面鏡子,人生的低谷能夠教會我們審視人生、重新認識自己。人往往看不清自己,總是在處於逆境的時候才肯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到底錯在哪裡,只有通過實踐的驗證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

所以如果一個人的人生總是不順利,那麼往往是我們自身有了或多或少的一些問題,只有在逆境中不斷完善自己,才能夠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今天給大家分享《道德經》中的4條修身秘訣,希望能夠給您帶來一些幫助。

《道德經》:一個人總是不順,往往違背了4條天規,禍患自來!

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言多必失)

釋義:人說的話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虛靜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無論做人做事,都要做一個有大格局的人。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忌“言多”。當你成功後,說太多的話會讓別人以為你是在吹噓自己的能力。失敗時總是怨天尤人,你要明白很多時候,抱怨是沒有用的,抱怨一天遠沒有努力一會的收穫大。所以言多必失,說再多的話,不如做再多的事,沉默也是一種大智慧。

《道德經》:一個人總是不順,往往違背了4條天規,禍患自來!

二、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富貴而驕)

釋義:富貴而驕橫,會自取惡果。

富貴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不要過於聚斂財富,聚斂財富無益於修道。更不要富貴而驕,要富而好禮,懂得適可而止,才能夠長久。所以即使我們富貴了,也要低調一些,在生命能夠控制的時候,把財富儘量用在利他的事情上面,而不是富貴驕奢,給自己招來災禍。

《道德經》:一個人總是不順,往往違背了4條天規,禍患自來!

三、: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自私自利)

釋義:心地單純,品行淳厚;減少私心,降低雜欲;不去學習投機取巧的東西,而又無所憂慮。

無論是做人做事,不要自私自利,一旦人過於注重自己的私利,而忽視了他人的利益,那麼註定會一事無成,身邊沒有真正的朋友。所謂“種善因,得善果”,我們越幫助人,越實實在在地幫助人,力所能及地利益大眾,我們就越容易在將來獲得福報,獲得種種的好處。

《道德經》:一個人總是不順,往往違背了4條天規,禍患自來!

四、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自以為是)

釋義:他們不自我張揚,所以才名傳天下;不自以為是,所以才有所顯揚;不自我誇耀,所以才功勳卓著;不自高自大,所以才顯得高於眾人。

每個人身邊應該都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是趾高氣揚,一副得意忘形的面孔,其實修煉自己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不能保證自己不犯錯誤,不走彎路,但如果以這樣的姿態處世,註定一事無成。只有不斷的審視自己,不斷改進自己,懷著謙卑的態度,才能夠不斷完善自身,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