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到中年,渡過4個坎,禍患自消,路越走越寬!

人到中年意味著不止是你的身體大不如前,你的心理也會趨於成熟。人到中年像是攀躋到了最高峰,回想從前,自己做過撲燈蛾,惹火焚身;自己做過撞窗戶紙的蒼蠅,一心願奔光明,結果落在粘蒼蠅的膠紙上!這種種景象的觀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但是到了中年,容易犯很多錯誤,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作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所以中年更應該注重修正自身的不足,今天給大家分享4條修身秘訣,能夠做到以下4點,人生路才會越來越順。

《道德經》:人到中年,渡過4個坎,禍患自消,路越走越寬!

一、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功成不居)

釋義: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竭盡全力而不自恃已能,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不會失去什麼。

人到中年,很多人往往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甚至成為了成功人士。但是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要懂得功成不居。其實功成身退是大智慧,能夠做到急流勇退才是長久之道。就像范蠡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堪稱一代擁有大智慧的治世能臣。

《道德經》:人到中年,渡過4個坎,禍患自消,路越走越寬!

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知足常樂)

釋義:財物執持盈滿,不如適可而止。

為人,永遠不要疑惑自己的人生,切莫攀比他人的幸福,抱怨自己如何的不如意。平凡的生活,需要一份心態的平和。每個人都有不同之處,不要辜負了生命的行程,切莫在嫉妒和羨慕中迷失自我。百味人生,總有殘缺的存在。知足常樂,才能自在逍遙。

《道德經》:人到中年,渡過4個坎,禍患自消,路越走越寬!

三、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能屈能伸)

釋義:彎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大的彎曲則象是一條直線,身置低窪處才會獲得盈滿,鄙棄舊觀念才能推陳出新,愛好越少越容易獲得感悟,愛好越多反而會感到迷惑。

“識時務者為俊傑,大丈夫能屈能伸”,這是一條千古錘鍊而鍛造陳釀的古訓,多少風雲人物、英雄豪傑都因能屈能伸而叱吒風雲,所向披靡。立大志者,需以“屈”處世;成大業者,需靠“伸”顯才。“屈”是遇鋒芒時的避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伸”是看時機而動,英雄視時機而動。

《道德經》:人到中年,渡過4個坎,禍患自消,路越走越寬!

四、塞其悅,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收斂鋒芒)

釋義:堵塞其感官之竅,關閉其慾望之門,不露鋒芒,解脫紛擾,順和光輝,混同塵垢

​收斂鋒芒,並不是指夾著尾巴做人,也不是要你唯唯諾諾,更不是要你丟掉原來的自己,而是順著年月發展的軌跡逐漸把自己打磨的更加亮麗圓潤。想要進入一扇門,就要學會低頭,想要登上高山,就要低頭彎腰做好準備工作。所以說懂得收斂鋒芒,懂得低調才是一種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