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生在世,有4堵“牆”,一旦撞破,一生越來越順!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失去和不斷得到的循環往復的過程,甚至我們總是不斷面臨困境,失去的確讓人痛苦,但與此同時也孕育著新的希望。不要害怕失去,我們正是在一次次的失去中,才慢慢成為更加強大的自己。那些你失去的東西,在某一天都會變成命運對你的饋贈。

在這個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遇到阻礙我們前行的“牆”,我們要努力撞破它,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道德經》中有4條修身秘訣,撞破這4堵“牆”,才能不斷完善自我。

《道德經》:人生在世,有4堵“牆”,一旦撞破,一生越來越順!

一、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自私自利)

釋義: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原因在於它們的存在不是為了自己,所以能夠這樣持久。

做人不能太“自私”,就應心胸豁達、寬宏大量、通情達理。一個心胸豁達的人,即使是萬貫財富擺在眼前也會不動於心;但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即使是如髮絲一般細小的利益,也會被看成像車輪那麼大。只有擁有大格局,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迷惑,才能夠真正成就一番大事業。

《道德經》:人生在世,有4堵“牆”,一旦撞破,一生越來越順!

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過猶不及)

釋義:辦事追求圓滿完美, 不如及時停下。刀刃打磨的鋒芒畢露,其銳利卻不能長久。金玉滿堂,沒有人能守得住。

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懂得適可而止。這個“度”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分寸”,也是人生當中最難把握的兩個字。人世間萬物都有分寸,就像月亮也有陰晴圓缺,聰明的人之所以能夠順風順水,不僅僅是他們聰明、努力,也在於他們懂得審時度勢,對時機的把握,對社會人際關係的洞察,懂得什麼叫做過猶不及,什麼叫適可而止。

《道德經》:人生在世,有4堵“牆”,一旦撞破,一生越來越順!

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慾壑難填)

釋義:繽紛的色彩,使人眼睛都看花了;美妙的音樂,使人的聽覺都失聰了;豐美的食物,使人的口味都傷損了。

慾望是人的本性,每個人都有慾望,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而不是被慾望所控制。每個人都有慾望,也正是因為有了慾望,才有了前進的動力。慾望可以不停前行,但絕不能出圈。如果慾望無止境,任由其發展,最後的結果只能利令智昏,墜入深淵。貪婪的人總是任由慾望放縱,因此常懷有私心,一心算計,斤斤計較,永遠體會不到生命的樂趣。

《道德經》:人生在世,有4堵“牆”,一旦撞破,一生越來越順!

四、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自以為是)

釋義:他們不自我張揚,所以才名傳天下;不自以為是,所以才有所顯揚;不自我誇耀,所以才功勳卓著;不自高自大,所以才顯得高於眾人。

做人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自以為是就是過分高估了自己,自以為是就意味著坐井觀天。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懂得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懷著謙卑的態度接受身邊人對你的意見和批評,才能夠真正進步,不斷完善自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