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价值已过百万的钱币,湖南省双旗币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帝退位,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轰然落幕,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在颁布的“临时大总统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这就是“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的由来。

民国中期,这一时期国内铜元的混乱局面达到顶点。地区性分割使铜地流通呈明显的区域性,市面上流通的不仅有清代的各类铜元、民国各类铜元,个别地区还流通大面额铜元,如四川大部、湖北、河南局部地区流通五十文至二百文不等的大面额铜元,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发行有自己的铜元,日伪政权则在他们控制的地区也发行了铜元。因此,这一时期的铜元五花八门,极为混乱。

其中,湖南省双旗开国纪念币铜币不仅仅作为纪念中华民国的成立意义,同时,也作为流通币使用,后期,为了区分纪念和流通,铸造了如上图版本的铜币,一般以十文为主。正面以“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很少有以省份区分,并且,“二十文”面值发行量很少,弥足珍贵!

下图便是中老师有幸见到的湖南省造二十文双旗币,上方为“湖南省造”4个字,下面为记值:当制钱二十文。正面中央图案为“十九星铁血旗”和“五色国旗”交叉而立、旗后有缨带,双旗寓意全国一统与民族大团结,背面图案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寓意丰民足岁;背面上部镌“THE REPUBLIC OF CHINA”;下方则镌“TWENTY CASH””。此枚铜币现存世量不多,上面的包浆锈也见证了其历史年代的沉积,不难看出它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该铜币虽然历经沧桑,但纹路依然可见。

民国时期:价值已过百万的钱币,湖南省双旗币

湖南省造双旗铜币产生于民国时期,民国在中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此,钱币经历兵荒马乱、国内战争频发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从侧面彰显出高超的铸造工艺。像这种双旗币可放映出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投资价值。

从市场反馈来看,双旗铜币由贵重金属合金铸造制造,设计考究,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其貌可人在同类钱币中属于一枝独秀。在2013年5月北京春季交易会上,一枚湖南省造民国双旗币也以260万元进行现场成交;之后2015年的国际市场香港秋拍钱币专场上,一枚保存完好品相完整的湖南省造双旗币更是以330万人民币落锤。随着整个收藏市场的火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极具收藏价值,是藏家值得收藏的珍品之一,鉴定老师预测,双旗币在未来的时间里将会成为收藏行业里的 “独角兽”!

家中如有此类古钱币的藏友,可要妥善保管,也可放拍卖公司进行拍卖,如数量较多,可买钱币收藏盒,将钱币放入,减少磨损,每一枚古钱币的价值都与其品相息息相关,所以,一定好妥善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