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對拉菲有濃厚興趣的,可先看本系列第一篇文章:

1982年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言必稱拉菲1982?

要知道1982年對拉菲的意義,首先要了解一點舊世界(即歐洲)的葡萄酒法規,與新世界(即歐洲以外的其它地方)的不同。

歐洲大部分葡萄酒產區都制定了嚴格的法規來規範葡萄種植,以尊重當地的風土和產區特色。為了忠實反映每一年的天氣狀況,即使在氣候不理想的年份,基本也不允許通過諸如灌溉之類的人為手段去改善葡萄的質和量。在這種看天吃飯的制度下,好的年份便顯得彌足珍貴。(而新世界的產區則遠沒有歐洲那麼多條條框框。)

1982年的夏季,波爾多的氣候是炎熱而不幹燥,讓葡萄得以較早成熟;收成時恰逢陽光燦爛,幾乎沒有雨水——這對葡萄來說是相當完美的氣候。

近半個世紀以來,波爾多當得上“世紀年份”的也就只有2010、2009、1982、1961這四個而已(很多人認為剛過去的2016也是一個世紀年份)。

所以你知道,“世紀年份”本身出現的概率並不高,近50多年裡,只有4~5個。而在1961以後、2009以前,一共48年的時間裡,也就只有1982這一個世紀年份,可想而知,世界對頂級好酒的期盼和需求,全部都落在了1982這個年份裡了。

而拉菲1982從1990年代初進入適飲期,正值風味上的巔峰;這個時候,恰逢“亞洲四小龍”經濟活躍,新富階層崛起,說起要喝瓶好葡萄酒,既享受生活、又顯示身價,自然都把目光聚焦在1982的拉菲上。(別忘了,在一眾名莊中,拉菲是最注重市場宣傳的。它更容易被土豪們所認識,也是正常。)

彼時,拉菲1982簡直是港產片裡有錢人的標配,從賭神到古惑仔,從馬來西亞拿督到上市公司高管,每個人一開口,必點這瓶酒。

比如杜琪峰《放逐》裡的澳門古惑仔“蛋卷強”,跟一個江湖大哥談判時,對方想請他喝著名的葡萄牙桃紅酒“碼頭老鼠(Mateus Rose)”,“蛋卷強”不屑地強調:我漱口都用82年的拉菲!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而在《古惑仔·龍爭虎鬥》中,馬來西亞拿督飛到香港,在夜總會見陳浩南,談生意合作,立馬就點了幾瓶拉菲1982,還要記在自己賬上。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劇組準備的道具酒瓶看著像是真的,但那酒體的顏色實在太坑爹了,分明是用葡萄酒汁調的。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杜琪峰的《單身男女》,上市公司高管要跟女神高圓圓表白,便將其帶到高級餐廳,點了瓶拉菲1982,還指定要醒兩小時。但可能是因為面對女神,心中惴惴不安,高富帥竟然用一種不正確的方式“打開”了拉菲。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先美美地吃了個甜點,然後再喝拉菲1982!那就是糟蹋拉菲啊!高檔的紅葡萄酒最忌和甜味的食物一起吃了——當你的味蕾被甜點佔據時,不管接著再喝拉菲還是羅曼尼康帝,都只能感到極度的酸爽!醋一般的酸!顯然女神也看出來高富帥把好酒給糟蹋了,於是不屑一顧地離去,跑去找那個喝尊尼獲加黑牌的暖男了。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所以,即使你買得起拉菲1982,也別急著拿去跟女神顯擺,先溫習一下“飲家Drinkers”裡面的酒飲知識,有了充分準備再去裝個逼。不然,哪怕是喝黑牌的男人,只要顏值高,都分分鐘完爆你。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拉菲1982究竟有多少瓶,為什麼還沒喝完?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隨每年的氣候不一樣,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葡萄酒的年產量在18萬~24萬瓶之間浮動(750ml)。我沒看過1982年的具體產量數據,但按照推算,即使產量不在此區間內,也不會相差太遠(別把拉菲的副牌酒“Carruades de Lafite”計算在內,我們只是正牌的拉菲)。

人們直覺上會覺得,哪怕在1982年,當年的拉菲的產量達到24萬瓶,甚至還能略微超過這個數字,到現在2017年,35年了,全世界有那麼多喜歡喝酒的人,再加上中國還有那麼多懂酒不懂酒的土豪追捧,還不得把它喝光了?

但是真實的世界是非常複雜的:比如,很多愛酒人同時是投資者,他們買了酒不會馬上喝,而會儲存一段時間,讓酒體變得更好,同時靜待升值,尤其是拉菲82這種“名莊+傳奇年份”的組合,升值潛力更高(別忘了,1982之前的近20年、之後的近20年,波爾多都不再有世紀年份,所以拉菲1982會異常吸金)。到了巔峰的適飲期,當初買了兩箱拉菲的人便自己喝一箱,另一箱升值個一兩倍再賣出去,酒錢就回來了。至於接手的那個人,往往又等上幾年,自己再喝一半,又賣一半。(我們中國人有句古話說得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另外,除了“散戶”般的愛好者和投資者以外,還有為數眾多的葡萄酒投資公司,尤其那些歷史悠久、樹大根深的,別說1982了,1962的拉菲都還有貨呢。而且,哪怕有合適的價錢、遇到土豪賣家,他們絕不會一次把某種酒沽清。因為做這種生意的,講究的是細水長流,通過靠酒的緩慢升值以保證源源不斷的利潤。尤其那些耐久經存的好酒,簡直是抗通脹利器,當然得慢慢賣。有這些收藏家和投資公司的存在,拉菲1982的消耗速度遠比直覺上要來得慢。

有朋友認為上面這些只是推測。但實際上這不是,因為就連我自己,一個沒什麼錢的小飲家、小收藏家,也是這樣對待那些有升值潛力的酒。不僅是我,整個行業都是這樣做的。紀錄片《紅色情結》採訪了老牌酒商Mahler-Besse,他說得很清楚了: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另外你還得考慮:物以稀為貴。每當人們喝掉一瓶拉菲1982,都會讓存世的拉菲1982數量減少,導致供需進一步不平衡,於是剩下的拉菲1982會繼續漲價,進而,喝得起它的人會越來越少,它的消耗速度會越來越慢。——就像石油不會有枯竭的一天那樣,拉菲1982,也不會有喝光的一天。

以上足以證明,拉菲1982年份,肯定仍然有不少真貨存世,而且哪怕再過10年、20年,庫存都不會枯竭。只是你得足夠幸運,才能遇上它。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拉菲1982很紅,但它沒有喝盡的那一天(拉菲八卦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