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10月30日晚,人民日報援引香港明報的消息稱,筆名為“金庸”的一代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在港逝世,享年94歲。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金庸從1955年開始創作小說,至1972年封筆,總共寫了14部武俠小說。全中國的70後、80後,基本上都能背下這14部武俠小說的名字,因為它們連起來是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金庸先生自1956年發佈處女作《書劍恩仇錄》,到1970年《越女劍》封筆止,金庸一共寫有十五部武俠小說。(其中十二部長篇,三部中短篇)。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領袖、“盟主“。可以說,自古至今武俠小說作家成就無出其右者。其作品可以傲然立於文學殿堂,堪與任何中外經典作品相媲美。

金庸小說年表:

《書劍恩仇錄》 1955年 又名《書劍江山》

《碧血劍》 1956年

《射鵰英雄傳》 1957年—1959年 又名(大漠英雄傳)

《雪山飛狐》 1959年

《神鵰俠侶》 1959年—1961年

《飛狐外傳》 1960年—1961年

《白馬嘯西風》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倚天屠龍記》 1961年

《鴛鴦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連城訣》 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龍八部》 1963年—1966年

《俠客行》 1965年

《笑傲江湖》 1967年

《鹿鼎記》 1969年—1972年

《越女劍》 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金庸的全部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以《書劍恩仇錄》、《碧血劍》為第一期,比較注重歷史;第二期包括《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等屬傳統武俠小說,主人公憂國憂民、是行俠江湖的大俠;以《神鵰俠侶》作為過渡,從《倚天屠龍記》到《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為第三期,借江湖寫人間世,受道家、佛家影響極大,最終創出“無俠”的《鹿鼎記》。

金庸的作品博大精深,情節曲折精彩,引人入勝。他巧妙的將武俠與歷史結合起來,將虛構的主人公放置於真實的歷史背景中,演繹出一幕幕似真似幻的傳奇正劇、喜劇和悲劇。

名次 書名 按創作時間

1. 《鹿鼎記》 《書劍恩仇錄》

2. 《天龍八部》 《碧血劍》

3. 《笑傲江湖》 《射鵰英雄傳》

4. 《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

5. 《倚天屠龍記》 《雪山飛狐》

6. 《射鵰英雄傳》 《鴛鴦刀》

7. 《雪山飛狐》 《白馬嘯西風》

8. 《書劍恩仇錄》 《飛狐外傳》

9. 《連城訣》 《倚天屠龍記》

10. 《俠客行》 《連城訣》

11. 《飛狐外傳》 《天龍八部》

12. 《碧血劍》 《笑傲江湖》

13. 《鴛鴦刀》 《俠客行》

14.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在這裡,按創作順序逐一點評每部小說。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1. 《書劍恩仇錄》:群體形象,個體較弱。寫人物沿襲舊武俠小說的傳統手法,全書缺少一個震撼人心的大英雄,主角陳家洛是個失敗的形象,像宋江。對乾隆一再忍讓,甚至把深愛自己的女人當玩物送給乾隆。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2. 《碧血劍》:全書採取了一種特異的結構,書中真正的主角是金蛇郎君,一個早已經死了的人,一切活動只在倒述中出現。而另一個擺出來的一本正經的主角袁承志,相形之下黯然失色。在《碧血劍》中金庸向正統的是非觀念挑戰,金蛇郎君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物,而金庸肯定了他的個性,將他寫的極其動人。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3. 《射鵰英雄傳》:這是金庸作品中廣被普遍接受的一部,也是最熱的一部。武俠與歷史結合不是金庸首創,但是金庸卻將其結合的天衣無縫,是金庸成熟的象徵,從此奠定了其小說巨匠的地位。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4. 《神鵰俠侶》:主題是一個“情”字,“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說明金庸的小說除了表現傳統武俠小說“忠奸”、“恩仇”的主題以外又有了新的變化;表現了社會與人的本性的不可調和。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5. 《雪山飛狐》:通過一連串出自每一個人的口中的倒敘,在極度撲朔迷離的情形下將當年放生的事一步一步加以揭露。主人公不是胡斐,而是倒敘中的胡一刀夫婦。很像日本電影《羅生門》的手法。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6. 《鴛鴦刀》:寫了四個武功低微的人物:太嶽四俠。這是金庸小說中第一次出現喜劇人物,通篇皆有喜劇色彩,但巧合太多,缺乏思想深度,結尾落入大團圓的套路。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7. 《白馬嘯西風》:描寫的是爾虞我詐、世情險惡,是《連城訣》的前身,其主題是:“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早達笑彈冠。比傳統武俠小說的快意恩仇深刻。”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8. 《飛狐外傳》:為了要建立《雪山飛狐》已經寫完的概念,在《外傳》中就多處受到限制,主段放不開,旁枝末節精彩紛呈。完成了一個少年英俠的塑造————既有俠義心腸又有一般人的弱點,是正面人物形象的一次突破。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9. 《倚天屠龍記》:氣勢磅礴、場面壯闊的畫卷。人物多姿多彩,主角是明教和武當,超凡不羈、同門情深。不足在於名義上的主角張無忌缺少一種大英雄的光彩。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10. 《連城訣》:如果說《神鵰俠侶》是一部“情書”,那麼《連城訣》則是一部“壞書”。情書寫盡天下各色人等的情,壞書寫盡天下各色人等的壞。全書基調沉悶、回味苦澀,是武俠小說裡的悲慘世界。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11. 《天龍八部》:充分顯示金庸博大精深的一部武俠小說精品,堪稱世界小說的傑作。論故事之離奇曲折,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想象力之豐富,在金庸所有其他作品之上,是一部成功的悲喜劇。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12. 《笑傲江湖》:是武俠小說中的驚世之作。有忠義的惡人,也有腹黑的正派人士。人物刻畫越來越清晰、生動,文筆已達登峰造極。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13. 《俠客行》:在表現幾個新觀念上有突破,其餘平平。

讓我們在作品中懷念金庸和他的江湖

14. 《鹿鼎記》:不是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應為武俠小說的極品,稱的上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反英雄、反傳統、反規範、反束縛,宣人性、宣自我、宣獨立、宣快樂。做男人要做喬峰,交朋友要交令狐沖,出來混還得是韋小寶。

每一個讀者都對金庸的小說有自己的評價。其作品水平其實相差懸殊。總的看來,後期作品好於初期作品,長篇作品好於中期作品。他的幾部經典大作皆寫於後期。金庸對長篇作品有著驚人的駕馭力,篇幅越長越能顯示其本領。結構宏大,想象奇特,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通觀金庸的14部小說,我們會發現,按照寫作先後順序,他筆下的主人公從陳家洛、袁承志、郭靖、胡一刀這樣的大英雄,到張無忌這樣沒有主張的歷史失敗者,再到段譽雖有武功緊要時卻用不出來,最後到韋小寶這樣一個完全沒有武功的小流氓,走了一條英雄到反英雄轉變的路程。即從儒之俠---道之俠---佛之俠---無俠的轉變。

套用《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對其武功成長的描述:

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胡一刀,郭靖,胡斐);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楊過,張無忌);

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段譽,石破天,令狐沖);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入無劍勝有劍之境”(韋小寶,雖無武功,卻將天下英雄、奸雄盡皆玩弄於股掌之上,當真無劍勝有劍),

金庸創作初期尚不能擺脫傳統武俠小說的影響,筆下的大俠是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重然諾,輕生死,名忠義,知大節的大英雄; 創作中期的楊過、張無忌、段譽為情所苦,是具有人類共同弱點的普通人。與普通人不同之處,是他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多了幾份無奈;後期的令狐沖被江湖正派唾棄、迫害,卻被魔教中人引為知己,在這裡正邪、好壞的界限模糊了,價值評判的標準較之傳統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最後,金庸讓自己筆下的主人公(韋小寶)完全站在了地上,完全生活在了現實的人世間,甚至是一個有著許多缺點的小人物,是個像我們一樣的中國人。

到《笑傲江湖》,金庸完成了從神秘的武俠世界向現實社會迴歸的心路歷程,武俠小說也寫到了極致。亢龍有悔,繼續寫下去難有重大突破,於是金庸寫了一部反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創造了一個不會武功的小流氓韋小寶,作為自己武俠小說創作生涯的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