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UAC軍事技術合作副總裁:第五代戰鬥機蘇-57可以出口

2月15日星期五,俄羅斯UAC軍事技術合作副總裁Maltseva Ilya Tarasenko“馬特塞瓦伊利亞塔拉辛科”向《國際文傳電訊》特別記者表示,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蘇-57可以出口。“伊利亞·塔拉森科”強調:”有計劃將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蘇-57進入國際市場,我們願意就互利條款在這個項目上進行合作。”

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蘇-57就是由 UAC (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下屬企業蘇霍伊航空集團研發的。原型機代號為T-50,現編號為蘇-57戰機。第一架T-50原型機於2002年製成,可是後來由於研發經費問題,以至於該項目一再推遲,直到2005年美國研發裝備了F-22,並在2006年批量生產後,俄羅斯軍方才開始對此項目加大資金投入。

蘇霍伊設計局的首席設計師Mikhail Strelets“米哈伊爾斯特雷茨”將蘇-57描述為“有前途的前線航空綜合體”這一概念,他表示,蘇-57成為同級別中最好的戰鬥機有一個原因,就是必須為它重新設計一個全新平臺。在談到和西方同級產品相比較時米哈伊爾指出:“蘇-57的多功能性是其在現代戰爭中的主要優勢。這方面關鍵之一是俄羅斯戰鬥機攻擊空中和地面目標的能力相當強。

根據蘇霍伊設計局首席設計師的說法,美國戰鬥機,如F-22,專門執行一系列單項任務,而俄羅斯科學家和工程師在PAK FA項目框架內研發的飛機能夠同時解決多項任務。也就是說,美國人無法將精確制導的彈藥裝入飛機已經創建的內部隔間配置中。而蘇-57的武器測試證明了俄羅斯開發商選擇的路徑正確,蘇57的彈倉內裝備了X-59MK2亞音速隱形巡航導彈,

俄羅斯UAC軍事技術合作副總裁:第五代戰鬥機蘇-57可以出口

Su-57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的機場起飛前

在武器裝備方面的設計過程中,蘇-57沒有忘記遠程武器空對空導彈。眾所周知,蘇-57還裝備了超遠程R-37M導彈,其最大發射距離達300公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最先進的(目前)美國類似型號AIM-120 AMRAAM導彈的發射射程,其中包括F-22戰鬥機,才達到200公里。與此同時,美國本來有機會獲得他們自己的超遠程導彈(發射射程高達270公里),但最終,他們拒絕了AIM-152 AAAM項目。

AIM-152 AAAM是美國開發的一型長程空對空導彈,該計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階段。後來由於冷戰的結束以及美國認為的主要威脅蘇聯超音速轟炸機的減少,美國海軍最終未採用該計劃,於1992年取消研發。

多年來,蘇-57由於在發動機方面存在的遺憾,西方軍事專家一直拒絕將蘇-57列入第五代戰鬥機行列。蘇-57在換上AL-41F1發動機後,於2017年12月5日首次試飛。2018年底,蘇-57重新配置了與AL-41F1尺寸相同的“產品-30”發動機。

蘇-57發動機總設計師葉夫根尼·馬丘科夫表示,該型發動機屬於5+代發動機,比第五代更好。發動機在推重比上也超過了世界上所有同類型產品,是一種全新的發動機,跟蘇-35戰鬥機的發動機沒有關聯。

俄羅斯專家表示,蘇-57的技術含量在未來十幾年就可以凸顯。蘇-57的技術儲備是通過數百個獨特的設計方案後才形成。俄羅斯聯邦國防和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托·邦達列夫將軍證實了專家們的結論,並且他強調:”在未來戰爭中的軍事行動將大多由無人機完成,蘇-57的升級潛力巨大,未來設計人員可以基於載人版本上繼續開發,製造出完全無人駕駛的新型飛行器。這些都依據蘇-57開放式架構原理基礎上的機載航空電子設備來促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蘇-57新發動機和新開發的機身設計,允許飛機在極端情況下執行無人操作,並且具有9—10個單位的恆定過載。這體現出蘇-57在設計方面的獨特性。

俄羅斯UAC軍事技術合作副總裁:第五代戰鬥機蘇-57可以出口

Su-57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的機場起飛

俄羅斯專家表示,俄羅斯研發設計人員沒有放棄戰機遠程打擊目標策略,從而研發了一種能夠在任何條件下作出快速機動反應的系統。除了發動機和新機身之外,蘇-57的主要優勢之一就是反隱形遠距離探測目標打擊綜合系統。

俄羅斯 VV Tikhomirov“儀器設計科學研究所”專家研發了N036“Byelka"目標探測綜合系統。為了獲得最佳效率,在整個機身多個部位配備了有源相控陣天線,可同時多波段全向控制多個空域。該系統開發人員指出,得益於此新系統,蘇-57能夠同時執行多項任務:從預警偵察、目標搜索、方位探測、自動導航到摧毀空中和地面目標。

最終,N036“Byelka"這種類型的雷達將被全新的 ROFAR(微波光子相控陣雷達)系統取代。 ROFAR(微波光子相控陣雷達)由俄羅斯無線電電子技術集團(KRET)研發。該系統採用微波光子技術,大幅拓展了雷達帶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減小了體積降低了重量。微波光子技術集微波和光信號的傳輸、處理等優勢於一身,是雷達領域的一項潛在顛覆性技術,是新一代超寬帶、多功能、軟件化雷達的重要技術支撐。

ROFAR主要由光生微波源、光發射通道、射頻前端、天線、光接收通道、雷達信號處理系統組成。在發射端,由光生微波源產生光載微波,經光發射通道濾波、放大、延時、移相,在射頻前端進行光電轉換,再由天線形成波束向空間輻射微波信號;在接收端,微波信號經接收前端進行電光轉換,由光接收通道進行濾波、放大、採樣及模數轉換,生成的數字信號送雷達信號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ROFAR作為機載火控雷達發展的新形態,能有效克服傳統電子器件的技術瓶頸,改善和提高傳統雷達多項技術性能,為雷達裝備技術與發展帶來變革。

此外,蘇-57的開發人員還優化了飛機在超短跑道上著陸和起飛的能力,為將來(如果有必要)研發第五代艦載戰鬥機做準備,以便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用新型艦載戰鬥機取代現役的米格-29K / KUB和蘇-33。

俄羅斯UAC軍事技術合作副總裁:第五代戰鬥機蘇-57可以出口

俄羅斯第五代隱形戰機Su-5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