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桐城二中學子——個性化學習手冊,定製我的專屬“老師”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清朝大臣張英的一首《讓牆詩》,成就了今日安徽桐城的六尺巷。距離六尺巷不遠處,就是桐城二中。

本學期即將結束,對桐城二中初三年級來說,臨近中考,大量的考試和習題紛至沓來,學生成績的每一次波動都會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定的影響,學生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而眾多初三學生中,有兩名學生的表現給他們的老師和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

刷題要刷“對”的題

“張蕊是個開朗有禮貌的女孩子,在學校裡碰到老師,不論是不是帶自己課的老師,都會鞠躬打招呼。”桐城二中初三(8)班班主任余文知這樣評價他的學生。活潑愛笑的女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煩惱,面對中考,她的目標是考上本地最好高中——桐城中學,但是自己的成績依然還有差距。

在眾多學科中,她的數理化成績比較薄弱,也多次與餘老師溝通過自己的問題,個性化學習手冊的出現幫助她解決了這個難題。

初三伊始,張蕊開始使用個性化學習手冊,這本不同以往的“魔法本”,由錯題整理、錯誤分析、個性推題三部分組成,首頁記錄著張蕊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第二頁開始將試卷中所有的錯題集結成冊,每一道題的下方,均有對錯題的詳細解析以及系統智能推送的2~3道同類型題目,便於她鞏固練習,達到熟練掌握知識點的目的。每次考試之後,手冊成為張蕊重點關注的對象。

“老師一直在強調,提高數理化成績需要多做題,以前我盲目迷信‘題海戰術’,刷題不做選擇,做了大量的題卻不見提升。”她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出現了懷疑,“自從使用個性化學習手冊之後,它能夠對我的錯題進行詳細分析,並且根據學習情況推送變式題練習,讓我做題更有針對性,學習更有效率。”

專訪桐城二中學子——個性化學習手冊,定製我的專屬“老師”

桐城二中初三(8)班張蕊

餘老師也發現了張蕊的變化:“孩子進入初三後的變化很大,學習狀態越來越好,這也都多虧了個性化學習手冊,它會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梳理錯題,舉一反三推送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薄弱知識點。”

而這些變化餘老師也會及時和張蕊的父母溝通。作為班主任,餘老師認為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及其重要,家長會、微信群……隨著科技的進步,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渠道也越來越多,家長希望從老師這裡得到學生成績最精準的反饋。“數據是不會騙人的,”餘老師隨手翻開了科大訊飛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生成張蕊的成績數據,有了這些數據餘老師和家長溝通會更有重點,也真正的實現高效的家校互通。

錯題深入挖掘,常常會有驚喜

和張蕊不同,來自初三(2)班的王朔,同樣面對中考,他坦言更有把握。父母是當地手藝人,工作繁忙,這讓王朔在生活上自立、在學習上更加自主,能夠懂得自己挖掘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點。

專訪桐城二中學子——個性化學習手冊,定製我的專屬“老師”

桐城二中初三(2)班王朔

每次考試結束後,王朔拿到的個性化學習手冊總是有點特殊。因為在數學上更加學有餘力,個性化學習手冊除了向王朔推薦對應的變式題外,還會向他推薦拓展題,幫助他進一步拔高。他常常通過這部分題目及解析,根據課本挖掘更深入的知識點:“每次做拓展題都會接觸新知識,不明白的地方就會直接去問老師,搞懂了之後覺得自己比其他同學快了一步,會很高興。”

班主任陸安定也表示:“一開始王朔提問時,涉及到課本外的知識,我總會很奇怪他從哪裡看到的題目?後來才知道是通過個性化學習手冊,這樣的確有利於學生提升自己。”

“個性化學習手冊的出現,讓我擺脫以往自己整理錯題本的繁瑣,也更加精準。堅持練習上面的題目,翻閱錯題解析,讓我對自己的學習目標更加清晰”,王朔對自己的學習有著清醒的認識。父母在繁雜的工作之餘也沒有對他的學習放鬆,會通過科大訊飛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提供的學情分析與他進行深入交談,鼓勵督促他在學習上有長足的進步。

人工智能的到來,讓桐城二中的教學方式變了樣,也給學生帶來了別樣的“驚喜”。據瞭解,自2016年科大訊飛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進駐桐城二中以來,幫助學校實現日常作業、隨堂檢測、考試等全場景教與學過程性數據採集,量化評估教學成果;幫助老師預設課堂教學重點,精準施教。對於學生而言,個性化學習手冊不僅為他們定製專屬“老師”,更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受益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