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鄰——修德,治療孤獨的藥方

德不孤,必有鄰——修德,治療孤獨的藥方

人生最恐怖的是孤獨而不是死亡,如何走出孤獨,困擾很多人,甚至是心理學家。孔子的六個——德不孤,必有鄰,可以徹底根除抑鬱症,讓人走出自我、走出孤獨。

孔子的弟子司馬牛曾經感嘆自己兄弟少,很孤單,子夏勸他:“商(子夏的字)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一個人要想讓自己更快樂,要從放下自私,幫助別人開始。你會掃地嗎?提水嗎?會說好聽得話嗎?會微笑嗎?請從現在做起,作者些小事。如果你的經濟還算寬裕,能無條件的請朋友們吃一次飯嗎?我常常勸人,如果鄰居朋友家裡有婚喪嫁娶、紅白喜事,你一定要第一個出現,別人此時最需要幫助!

這些事情看起來真的很小很小,但有人卻是一生都賣不出這一步。為孤獨困擾的人們,不妨去試試孔子的話,從未人處事下手,從修善積德下手,親證一下,什麼事德不孤必有鄰!

德不孤,必有鄰——修德,治療孤獨的藥方

二、 道德的力量——內心得充盈

真正道德高尚的人,並不喜歡的世俗的熱鬧,也不謀求攀龍附鳳,更不謀求結黨營私;相反,更多的是享受孤獨!前文講過:“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有德沒有這些不良的心理情感困惑。心靈深處永遠有道德的光芒照耀。

有德的人可以享受清閒,沒有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可以安靜的思考宇宙人生。可以在讀書中於古人交心,可以在玄想中於藍天白雲對話,可以在繪畫中享受藝術的快樂,可以在書法中品味墨香於空靈。可以在著述中鋪展憂國憂民的壯志。這些人哪有時間去體驗孤獨呢?在他人眼中,這種人可能是孤單的,這叫曲高和寡,知音難覓!他們的心並不孤單。如同左宗棠所感:身為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孔子的話在提醒我們,人不應向外攀緣,而應向內馳求;很多人一生都在謀求尋求靠山,到頭終成空。這個世界上,不要指望他人改變自己的命運,別人也沒有撫慰你心靈孤單的義務!

不要指望娛樂活動解決心靈的孤獨,因為世俗的所謂娛樂基本上是都是讓人們暫時忘記孤獨!心靈空虛的人註定要在聚散離合中轉移孤獨感然後再次墮入孤獨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