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炎中醫詳解,辨證分型

慢性病毒性肝炎,多系乙型或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遷延不愈,移行而成。一般病程在6個月以上,主要包括慢性遷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兩類。其原因尚未完全搞清,可能和患者年齡,營養及免疫狀態,治療延誤,過早活動,繼發感染等因素有關。日前,現代醫學對本病仍以對症治療為主。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醫詳解,辨證分型

1.溼熱未淨:噁心厭油,納呆腹脹,大便不暢,小溲黃赤。脈滑數,苔黃膩。

2.肝邪脾虛:脅肋隱痛,脘腹脹滿,頭暈目眩,精神抑鬱,納食減少,體倦乏力,面色蒼白,大便溏薄。脈沉弦無力,舌淡苔白或薄白膩。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醫詳解,辨證分型

3.肝腎陰虛:兩脅疼痛,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多夢易醒,兩目乾澀,口燥咽乾,五心煩熱。脈細數無力,舌紅瘦少苔,花剝或有裂紋。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醫詳解,辨證分型

4.脾腎陽虛:神疲怕冷,脘腹脹悶,氣短納差,眩暈肢浮,便溏溲頻,面色晦暗。脈弦細或弦滑,苔薄白或少膩,舌淡有齒印。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醫詳解,辨證分型

5.氣滯血瘀:兩脅刺痛,固定不移,按之疼痛加劇,且有症塊,面色晦暗,赤縷紅斑,硃砂掌;女子經行腹痛,經水色暗有塊。脈沉細澀,舌質紫暗,或有瘀斑。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醫詳解,辨證分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