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不吃餃子就會凍耳朵?預防寶寶凍耳朵,寶媽要做到這3點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長至節”等

  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節氣之一

冬至不吃餃子就會凍耳朵?預防寶寶凍耳朵,寶媽要做到這3點  俗話道:“冬至到,吃水餃”,在中國北方就有吃水餃的風俗,但南北方習俗不一,南方人則吃湯圓。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在東漢末年,南陽有位名醫叫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勤求古訓,博覽群書,不僅醫術高明,還醫德高尚,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平民百姓,都認真醫治,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他在長沙任太守期間,有一次瘟疫流行,他舍藥救人,深受百姓愛戴。

  後辭官返鄉之時,正值冬季,看到家鄉白河兩岸的窮苦百姓,飢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後來就讓弟子在空地上之氣一口大鍋,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了耳朵樣的“嬌耳”分給百姓吃,百姓吃了“嬌耳”,喝了湯後,渾身變暖,血液流通,耳朵發熱,凍傷的耳朵就慢慢好了。張仲景的這味藥的名稱叫“祛寒嬌耳湯”。於是,後人就按著“嬌耳”的模樣,包成食物,叫“餃子”或“偏食”,張仲景也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為了不忘“醫聖”張仲景的“祛寒嬌耳湯”之恩,所以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至今,南陽還流傳著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不吃餃子就會凍耳朵?預防寶寶凍耳朵,寶媽要做到這3點

一、出門上學別忘了捂好耳朵

孩子的耳朵和其他身體部位相比,其實更需要保暖。因為耳朵上的皮下脂肪非常少,角質層也非常薄,其中的血管也比較細小,血液流通能力不夠強,所以凍傷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孩子每天早上去上學,走的都挺早的,有的家庭需要騎電動車去送孩子,這就需要給寶寶做好防護措施。

冬至不吃餃子就會凍耳朵?預防寶寶凍耳朵,寶媽要做到這3點

有的寶媽覺得給寶寶帶上帽子,能蓋住耳朵就行,但是這樣並不能很好的起到保暖作用,冷風還是會往裡鑽,二來在路上帽子可能往上縮,把寶寶的耳朵漏出來,這樣就很容易凍傷了。

二、經常按摩孩子的耳朵周圍

除了出門的時候要捂好孩子的耳朵,平常在家,寶媽也可以時不時揉搓一下寶寶的耳朵,按摩一下寶寶耳朵周圍,也能起到預防凍傷的作用。

孩子的耳朵裡面血管較少,血液流通性不強,這會導致孩子耳朵本身溫度不高。而按摩寶寶的耳朵,能夠促進耳朵血液循環,血液的溫度是恆定的,所以能夠給耳朵帶來更多的溫暖,這樣能有效預防寶寶耳朵被凍傷。

冬至不吃餃子就會凍耳朵?預防寶寶凍耳朵,寶媽要做到這3點

另外,中醫認為,經常揉搓寶寶的耳朵,對孩子的健康有很多好處。小時候我經常生病,我姥爺就讓我媽媽沒事兒的時候多幫我揉揉耳朵,病中的我,確實覺得這樣很舒服。

三、孩子如果耳朵癢,及時塗抹凍瘡膏

如果在溫暖的室內,或者寶寶運動之後熱起來的時候,寶媽發現寶寶總是去揉耳朵,或者聽見孩子說耳朵癢,這個時候就要當心了。凍傷的的第一步往往就是發癢、發紅、變腫。這個時候寶媽要及時給寶寶塗抹凍傷藥膏,以免凍傷的地方繼續惡化,同時也能起到止癢和保護肌膚的作用,以免寶寶用力抓撓而把耳朵皮膚抓破。

冬至不吃餃子就會凍耳朵?預防寶寶凍耳朵,寶媽要做到這3點

發癢紅腫之後,如果沒有及時保護和治療,寶寶的耳朵還會繼續惡化,變得失去知覺、皮膚裂開、形成凍瘡,還是很痛苦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孩子第一年凍傷了耳朵,那麼以後每年孩子都會凍傷耳朵。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孩子耳朵的凍瘡結痂脫落,新長出來的皮膚會是更加嬌嫩的,容易二次凍傷,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再次凍耳朵,所以說,保護孩子一開始就不凍傷耳朵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