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公开课,再现费孝通讲授“乡村社会学”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解读的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著作。全书共十四个章节,读起来非常顺畅,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讲座。其实,20世纪40年代后期,费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教授“乡村社会学”,这本书就是根据他当时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的。

很多读者可能都听过费孝通先生,知道他是学术泰斗。但要具体再讲一讲,恐怕很多人就说不上来了。因此在解读本书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费孝通先生做一个简要介绍。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1938年撰写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是人类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

这一本《乡土中国》是《江村经济》之后的另一本著作。在这本书中,费孝通先生尝试用从社会结构分析入手的方法解读中国传统社会。这本书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的特色具有重大的意义。今天回看这本书,不仅丝毫不过时,还能得到很多启发。

我们可能都听过一句话:如果倒推祖上三代,大家都是农民。这句话虽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一个人,但中国社会的根子是乡土社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人说,现在城镇化比例都已经这么高了,中国社会,最起码城镇社会,已经不再是乡土社会了吧?这句话既对又不对。对的是,城镇化社会确实有了很多城市独有的特征。不对的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和风俗并不是凭空发展的,风俗的转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尽管城镇化的比例逐渐升高,但我们仍然没有完全脱离乡土社会,甚至可以说,城镇的新型生活方式和乡土的教化在很多人身上同时存在,并交战不已。

这种共存和交战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就会特别明显。春节的时候,大城市打拼的青年被乡愁牵扯着回到了老家。但他们从踏上家乡土地的那一刻开始,就会感到不适应。我们经常会在微博上,看到一些吐槽,比如那些在大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一代,面临家乡父母的逼婚。比如很多人对家乡又爱又恨,爱的是那片故土,恨的是那里的封闭和落后。外乡人在大城市的生活也时刻体现了乡土和城市的矛盾。外乡人即使有繁杂的人情交际,也很难真正地融入大城市。他们会永远带着乡土的烙印和身份。

这些半个世纪前就在发生的事情,被写在了这本《乡土中国》里。阅读这本书或许能够给你的焦虑找到一个解释的出口。

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为你解读这本书:

一、乡土社会重要的结构特征,差序格局。差序格局说的是乡土社会人和人之间亲疏远近的关系,像水的波纹一样大圈套小圈。你回到了家乡,就是回到了差序格局里去。

二、乡土社会的秩序

三、乡土社会的权力格局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方面:乡土社会的结构特征

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传统社会依赖于农业生产,中国的农村往往聚族而居,屋檐相接。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即使是离开了,往往也讲究落叶归根。对比来看,美国的乡下就不是这样。早期殖民拓荒时,地广人稀,往往是一户人家形成一个单位,很少出现相接的情况。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天性里有独来独往的性格,而我们中国喜欢找老乡,拉关系。那么,如何来进一步解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呢?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差序格局。将一枚石子扔入水中,就会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水波纹。乡土社会的关系也是如此,是由一个中心逐渐扩散出去的,这个中心就是“己”,你可以想成是你自己。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圈小波澜。社会关系就是所有这些私人关系所形成的网络。像水的波纹一圈一圈有远有近,人和人的关系也是有远有近的。人们经常会说某某某是自己人,某某某是外人。这个“自己人”和“外人”的亲疏远近,就是我们说的“差序格局”。这个表述在古代也有。有趣的是,古代的这个词叫“人伦”。“伦”字本身的含义就是“水文相次有伦理也”。翻译出来的意思正好是“水波纹依次有顺序展开的样子”。所以,当我说到“差序格局”的时候,你脑海里就想象出小雨落在水面上,一圈一圈地泛起了很多波纹的样子就行了。

正因为中国人的关系比较紧密,所以我们常说,中国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所谓的熟人社会,其实就是讲求私人关系和交情的社会。而这种私人关系则是可以因时因地而变的。差序格局中隐含的重要一点就是在乡土社会中,社会关系是界限模糊的,也是富于伸缩性的。大到可以辐射整个中华文化圈,叫做“天下一家”。小到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与此相对的,则是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费先生把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比作是一捆柴禾:你是你我是我,大家只是捆在一起。西方的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谁不是,一定要分得很清楚。权利、义务也是事先规定好的。我们中国的乡土社会就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不清不楚的。如果硬要掰扯清楚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于就连“算账”这个词有时候都会带有不好的意味。比如:我要跟你算账!我要跟你算个一清二楚!听来似乎是要决裂了。在西方的社会里,只要你能进来这个团体,那么你就是平等的。我们的儒家就特别反对这一套,讲究“爱有差等”。也就是要有大有小,讲个次序。孟子就骂过墨家,说他们“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因为墨家讲“爱无差等”,与儒家的人伦差序是冲突的。后来儒家成为正统学说,差序格局也就延续了下来。

为什么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呢?这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生产为主的,而且是小农经济。每个家庭独立就能够从事生产并获取足够的生存物资。只是偶然才需要临时与其他人发生交往。因此,这种私人关系是次要的。中国人只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不同程度的关联,也就不需要建立一个经常的广泛的团体。因为农业生产所依附的土地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所以乡土社会自然就会形成一些村落。身处其中的人互相之间是很熟悉的,生活背景也是相同的,因此村子内部交流起来非常方便。一个人在村子里可能会有十来个三叔,他甚至不知道这些三叔们的大名,但是绝不会弄错谁是谁。圈子小,关系密,辈分清楚,也就形成了差序格局。

最后要注意的是,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都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形式。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事实上是可以并存的。只是我们看事物应该首先抓住主要方面,这样才有助于快速理解本质。曾有过统计学数字,说人口在50万以下的地方,熟人关系更明显。找人办事更好使。50万以上的社会,找熟人就非常困难,就更依靠契约精神。整体来看,小城镇的人际关系还是传统中国式的差序格局。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了。

以上,就是为你解读的第一点,重点介绍了差序格局及产生的原因。又用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作为对比。团体格局可以理解为今天的一二线大城市的年轻人所处的氛围。而差序格局则代表着来自家乡,来自长辈,来自中国社会骨子里的传统。两股力量在中国人的脑子里掐架,自然会产生一系列困惑与焦虑。

下面为你解读第二点,乡土社会的秩序

中国乡土社会的稳定性是非常强的。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社会要想长期稳定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秩序,也要有对秩序的保障。现代社会靠的是法治和国家强制力量。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靠的则是“礼治”,也就是靠礼教来治理。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家庭。人类学把家庭定义为由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也就是说家庭的功能是生儿育女。这一点在西洋社会的界限是比较明确的。然而在中国乡土社会就不是这样。因为它的差序格局,中国的家庭可以沿着亲属的差序向外扩大。可以扩大到一个由许多家庭组成的社群、家族。家族的定义又不像西洋社会的团体那么独立。家族已不仅仅局限于生育的功能,而是开始包含了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形成了一个事业组织。

凡是事业组织就需要一定的纪律去维持秩序。纪律与感情天然就是排斥的。因此,在家族这个组织里,为了维持组织的效率,就要压制感情,就要有家法。什么是家法?夫妻要相敬如宾,内外有别,而不应该过分亲密。比如在乡下,“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就是没出息”。甚至于,夫妻两人在人前都不怎么互相说话。即使是只有两人的时候,也讲求情感克制,不会互相表达。正是为了维护稳定的社会关系,才需要这样看似不近人情的约束。我们并不是说乡土社会中的人不讲感情,而是说现实要求他们避免情绪激动。相应地,男女有别就成为了一种维持稳定的必然要求。恋爱对乡土社会是一种挑战。因为恋爱是一种探险,恋爱是对未知的无尽探索,是一种需要推陈出新,发现障碍,克服障碍,再发现,再克服的过程。这与乡土社会中夫妻关系所承载的生育功能是不相关的,甚至会破坏乡土社会的稳定。因此乡土社会要求,男女有别。双方只是按照一定规则分工合作进行经济和生育,不应该向对方追求心理上的契合。传统中国社会通过压抑个性,实现乡土社会的稳定。

那么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答案就是礼治。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合于礼就是做的对的。从规范行为的角度来说,它的作用和法律是类似的,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维持它们的力量是不一样的。法律靠的是国家权力,而礼靠的是无形的权力,也就是教化所形成的传统。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靠教化中养成的个人的敬畏感。人服从礼的约束是主动的,甚至是不自知的。在乡土社会中如果不知礼,不守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就不是个好人了。不守礼的人会被认为是道德有问题。这样的人在乡土社会中是生存不下去的。

礼出现的根基在于社会的稳定和不变。恰好,乡土社会是一个变迁很慢的社会。它的规则很少发生变化,或者说很少发生快速的变化。只有这样,礼治才能以传统来应付新问题。如果是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率就无法保证。毕竟环境发生变化,生活就会产生新的问题,依靠老办法不一定能解决新问题。礼治是通过道德和伦理产生教化。

我们熟悉的“法治”则不考虑这些问题,它的作用是惩戒,是“以儆效尤”。法治的主要目的不是分辨是非,而是厘定权利。法律首重对行为产生应答,即行为和其应当承担的后果。而礼治则重在规范人的观念和思想,进而让其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乡土社会追求的是“无讼”,一件事如果要闹到通过“诉讼”来解决,则是丢人的。这时候有理也变成无理了。至少要“各打五十大板”。

以上,就是为你解读的第二点,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以及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乡土社会依靠“礼治”。礼治是压抑人情感的,因为情感会产生过多的新变化,变化会破坏稳定,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的变化比较慢,所以礼治也能够一直存在。

下面为你解读第三点,乡土社会的“长老统治”

前面讲到了乡土社会的秩序是依靠礼治来维持的。任何秩序其实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权力的结构。费先生把权力初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横暴权力。一种是同意权力。前者着眼于社会冲突,后者着眼于社会合作。横暴权力指的是握有权力的,利用权力去支配和发号施令,将自身的意志得到贯彻。这种权力是压迫性的,是随着阶级而必然存在的。同意权力指的是由于社会分工,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得不依赖于其他人,为了维持这一生存体系,每个人都不得不遵守共同的规则,以契约的形式使得权力得到贯彻。

那么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是哪种呢?费先生认为它既非横暴权力也非同意权力,可以称之为第三种,那就是教化的权力,也叫做“长老统治”。就是说年长的教育年少的。因为教化权力在亲子关系中表现最明显。比如小孩子在一天内所受到的教化和干涉,比成年人一辈子受到的都多。饭前要洗手,见老师要问好之类的。这种教化的特征在于被教化者连个为什么都不能问,而教化者往往也是不甚了解的。这教化的内容要远远早于被教化者和教化者而出现,它就是文化。文化不同于政治,凡是被社会不加询问就接受的就是文化;凡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行动规范,需要采取临时措施加以解决的,就依靠政治。

教化权力的维持必须依赖于一个稳定的文化。如果一事一问,就只能随机应变。文化就是一张生活谱,人们带着问题去查询,就能够找到应对的办法。因此,年长的人自然就握有对年幼之人的教化权力,因为他“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中国人在客套时往往喜欢互问年龄,然后就可以称兄道弟了。这既是礼貌,也隐含着长幼之序中的教化权力。当文化不稳定时,社会变迁中产生的问题就不能靠经验做指导了,需要的是智力、专业能力以及机遇。这个时候,年龄次序就不再具有教化权力了。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在乡土社会,如果一个人直呼其父亲的名字,那是肯定被骂的。现在呢?孩子叫爸爸的名字可能是一种表达亲近的方式。时代变了,文化也跟着变了。社会行为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时代的文化。在乡土社会,“长老统治”是家庭稳定的象征。也就是我们说的“大人有个大人样,小孩儿有个小孩儿样”。

在这样一个长幼有序的社会里,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是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的。因为社会是稳定的,所以很多东西在一个人出生前就已经决定了,是被血缘决定了的。反过来,血缘又成为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力量。与血缘相对应的则是地缘。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社会讲的是身份,地缘社会讲的是契约。在血缘社会中,事物是靠感情,依据亲疏远近来处理的。而地缘社会中,则是依靠理性,通过精密的计算进行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并依靠法律来支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社会正在发生这种从血缘到地缘的转变。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血缘和地缘其实是一回事,地缘的远近反应的是血缘的亲疏。而在现代社会,血缘和地缘正在逐渐分离,人和人之间的往来越来越繁重,仅仅依靠人情已经不容易做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了。本书中举了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费先生在做实地调查时曾发现,在农村中有时候大家会背着东西,走上十里路去集市上完成交换,再大老远地走十里路把换的东西背回来。有时候和你互换的甚至是距离不远的邻居,这是何苦呢?原来啊,走这一趟的意义在于,在家门前就是邻居,而走到集市上两者的关系就变成了“陌生人”,而结算清楚是陌生人之间的行为,不会牵扯和影响其他的社会关系。

好了,以上就是为你解读的第三点,乡土社会的“长老统治”。乡土社会的权力来自于“教化”。也就是年龄较长的人有权力教育年龄小的人。因为乡土社会变化缓慢,谁有经验谁知道的就多。所以年长的人更有优势。长此以往也就演变成了长老统治。

最后,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就书中关于乡土社会变迁的内容结合社会现状做一些延伸思考

以上关于乡土社会的描述也许会让你产生一种误解,那就是乡土社会是稳定而完全静止的,其实不然。乡土社会虽然其变迁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但是它仍然是在变迁的。当旧的社会结构和新的社会进程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会依赖于“文化英雄”去提出办法,解决问题。这种时候就出现了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社会变迁的速度越快,英雄出现的可能性也越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时势造英雄”。当然了,在乡土社会中,一切都较为安定,出现剧烈社会变化的可能性很小。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一种折中的方式来谋求适应社会的变动。这种方式,作者称为“注释”,也就是“名实分离”。

规则上,面子上,还是要坚持固有的形式,但是其实质内容则可以灵活解释。这就会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形。有时,我们会说我们中国人很虚伪,说一套,做一套,其实不过是这种乡土文化的延续。人们做事既要里子又要面子,事情既要做的漂亮,也要说出来好听。我们需要理解,这正是由于社会的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旧有的传统文化尚未跟上所造成的。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教化权力神圣地位不在,长老统治发生了动摇。如今人们见面不再互问贵庚,而是问在哪发财。发财致富的能力成为了时势权力的一种,先适应市场经济并获取成功的一些人,成为了新的弄潮儿。

旧的还没来得及改变,新的潮流已经改变了好几轮了。现代社会的变化太快了,自然选择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就是权力,人们需要知识,而不仅仅是经验,去进行社会功能的搭建和完善。

举例来说,乡土社会中,随着季节和节气的不同会有很多饮食的习俗,而且这种习俗在各地都不一样,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其实如果你仔细分析,各地的饮食习惯往往都是和它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相适应的。四川人爱吃辣是为了祛除湿气,如果在北方吃那么多,就会“上火”。反过来看现代社会,我们假设有一个四川人,一年有大半年时间在省外工作,只有剩余的时间才会在老家,那么他应该吃辣还是不吃,吃多少合适?光靠经验已经行不通的,就需要借助营养专家来调配了。再比如过去女性在生育后吃鸡蛋和红糖水就补充营养了,然而现代社会这些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

新闻上经常会报道一些社会冲突的有趣或者无奈事件,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多事件的背后其实正是乡土文化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是人的观念和社会的现状产生的矛盾。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创造出适应发展的新文化,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大命题,值得每个人去思考。毕竟它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就是我为你解读的《乡土中国》的全部内容。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欢迎购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书《乡土中国》,为你的焦虑找到答案。

免费公开课,再现费孝通讲授“乡村社会学”

《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