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法留學1年後,營收幾何式增長,東北創業新銳的赤子之心

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近年來瀋陽的創新創業要素不斷彙集,雙創氛圍愈發濃厚。來自東北大學的孫兆輿,正是受這種良好氛圍的感召,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的同時,還在東北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張立志院長的諄諄教導下,積極帶領團隊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以及創業訓練項目。他始終謹記張立志院長的教誨:先有創新後有創業,要在創業中尋找更多的創新。

赴法留學1年後,營收幾何式增長,東北創業新銳的赤子之心

公司初創,從0到1的轉變之路

2016年,還在東北大學自動化專業就讀大二的孫兆輿,帶領團隊啟動了遼寧省水利行業自動化應

用的調研。在調研過程中,他發現當前水文行業中,信息採集存在不及時、不方便、數據點位少、人力消耗大等缺點。孫兆輿敏銳地感覺到在河道、湖泊等天然水體監測上的應用上或將大有可為,於是他迅速投入到了數字化流速儀研發中,以解決水流流速測定時容易遭遇的信號處理難題。

以此為契機,孫兆輿在2017年註冊成立了瀋陽言葉科技有限公司,帶領團隊開發新產品——土壤墒情監測終端。孫兆輿認為,只有專業技術的積累沉澱,才能做出有創新力的產品。同年,該項目產品迅速落地轉化,使公司當年實現營收,完成了由0到1的轉變。孫兆輿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未來,公司不掌握核心技術,產品就沒有競爭力。"

從傳感器硬件通訊到信號的濾波算法,公司產品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核心技術,成功申請四項專利,其中已有兩項實現成果轉換。但孫兆輿不願止步於此,他立志要將公司打造成一傢俱有國際化視野的技術驅動型企業。這成為他決心赴法留學的驅動力,2017年,在學院推薦下,孫兆輿參與了東北大學的中法本碩聯合培養項目。

知行合一,奮勇前行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國河湖管理保護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如河道乾涸湖泊萎縮,水環境狀況惡化,河湖功能退化等,對水源安全帶來嚴峻挑戰。為解決問題上述問題,推進河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水文環境的改善,河長制逐漸走進國人視野,經過十多年發展,河長制逐漸在全國範圍內被推廣開來。

孫兆輿介紹:"傳統的水文環境監測設備,已然不能滿足河長制的服務需要。目前水環境每年的監測數量是相當大的,但監測點位有限,監測到的數據遠未滿足需求,而且在水質在線自動檢測方面,很多水源地沒有覆蓋無線網絡,不能傳遞信號;另外,監測終端傳遞信號的能源提供不足也使得自動監測應用不廣,嚴重束縛了環保智能監測的發展。"

察覺到市場的迫切需求,2018年,孫兆輿繼續帶領團隊對產品進行了迭代升級,研發一系列終端檢測設備,推出河長雲服務項目。

河長雲服務項目,通過現代先進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可以將數據實時、準確的傳達到用戶手中,能為國家政府部門尤其是水文相關部門分析水文環境、制定政策、保護和管理水資源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讓河長制如虎添翼。同時,河長雲服務平臺作為物聯網的重要應用,有望在智慧環保領域發揮巨大作用,加速產業發展。

受益於河長雲服務項目的推出,2018年孫兆輿的公司營收實現了幾何式增長。言葉科技穩步成長的背後是東北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對孫兆輿團隊的大力支持及創業導師的辛勤付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東北大學為創業學子營造了濃厚的創業氛圍和優越的創業條件。

拳拳赤子心,耿耿桑梓情

孫兆輿坦言:"創業路上,想感謝的老師、校友真是太多太多,張院長、賈院長、譚老師、黃老師、呂宏巖、劉漢通……都是我和我的團隊堅強的後盾。"

"2017年,在譚樹彬副教授及創新創業學院老師的指導下,我的團隊的創業項目不斷進步,並且在初次參賽就斬獲遼寧省大學生"互聯網+"大賽銀獎和東北大學"知行杯"校友賽優秀獎。隨後,在創新創業學院賈建鋒副院長與黃曉穎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團隊項目在創新創業學院立項成功並在第六期創業先鋒班畢業。東創空間為我的團隊提供辦公場地,東北大學校友會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學習的平臺。"

赴法留學1年後,營收幾何式增長,東北創業新銳的赤子之心

此外,孫兆輿還特別提到了一位老鄉,也是言葉科技的合夥人,他說:"他和我一路走來,花了3年的心血打造了言葉科技。我們也曾想過放棄,但是每當面臨這種抉擇的時候,我們都互相鼓勵,相互扶持。"

"一個人走,可能會走得很快,但是兩個人結伴走,卻可以走得很遠。我希望為傳統行業插上物聯網的翅膀,未來其實離我們很近。只要腳踏實地,總有一天我們會見到曙光。"

"投資不過山海關",這是在描述東北投資環境時被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孫兆輿正帶領著一支年輕而有活力的團隊在不斷努力,讓外界看到了東北在創新上正在累積的積極因素,這種持續性的良好勢頭勢必將影響到資本的選擇,那些刻板的論調,終將隨著新生代東北學子在技術創新上的不懈努力而土崩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