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为盘点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光明网主办的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13日在京揭晓。

10位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分别是: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冯骥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第九届名誉主席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夏菊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武汉杂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蔡正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昆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连丽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甘而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漆器髹饰技艺

(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田 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王秀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包

(徐州香包)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季海波

浙江省温州市非遗中心副主任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姚惠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杨昌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赤水竹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23个省(区)文旅厅的推荐。活动组委会和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经过第一轮评议,先确定了100名候选人名单;随后,经过专家委员会第二轮投票、评议,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提名候选人;最后,专家委员会经过第三轮投票、评议,从30人中最终确定了10位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在致辞中指出,与传承千百年的非遗项目相比,刚刚走过两年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还很年轻,但它却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逐渐有了非遗新品牌的气象。因为这些厚爱和支持,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传承人站在了高光之下,那些非遗界标志事件的和重大新闻走进了公众视野,“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本身也得以成为记录文化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未来,光明日报要以创新传播助推非遗事业创新发展,以持续性的宣传凝聚社会共识,努力与非遗界、文化界一起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内涵,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时空、融通中外、贴近当代的魅力。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说,被推选出的100人、30人、10人是可以计数的,但被辐射和影响的人却是无数的;一个活动的容量是有限的,但其中释放的精神价值却是无限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公开、公平、公正的严谨态度,脚踏实地继续向前走。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指出,非遗保护是一项社会文化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以光明日报、光明网为代表的广大媒体和社会机构,主动承担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任务,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推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形成了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希望光明日报、光明网一如既往地支持非遗保护事业,继续办好这个品牌活动,使其逐步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年度大事。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整场活动散发着浓浓的非遗韵味,赫哲族鱼皮画、南通蓝印花布、泥塑等非遗技艺的展品分布在会场,让人仿佛置身于非遗的世界。部分非遗传承人和艺术家进行了昆曲、杂技、戏法等非遗技艺的展示,让人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把活动推向高潮。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来源 / 光明网

排版 / 承傑

四川非遗

关注我们 关注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