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中看到的宗教价值

唐卡是一种将藏传佛教宗教思想、哲学理论形象化、具体化的艺术,是将藏族人的生活、情感幻化为一个理想世界的艺术。唐卡的起源和发展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随着佛教的传入、宗教生活的需要,所谓佛、法、僧“三宝”缺一不可。其中的“佛”宝就是包含了以佛为首的菩萨、罗汉、金刚护法神像等,这些都是宗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它们既可以是寺庙里立体的塑像,也可是平面的绘画作品。

唐卡中看到的宗教价值

由于藏族游牧生活的特性,唐卡这种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宗教艺术绘画,以其方便携带的特点满足了信徒的宗教信仰需要,画在唐卡上的佛、菩萨代替了寺庙中的塑像和壁画等,成为他们可以随时膜拜的崇拜物。所以,唐卡又称为“流动的壁画”或“流动的庙宇”。

唐卡中看到的宗教价值

对于修行和传播佛法的“法”而言,藏传佛教密宗的许多修行法门,都需要观想自己的本尊方可进行,而游牧特性的信徒不可能久居寺院瞻仰本尊,这样,绘画有本尊像的唐卡就成为信徒修行密续法门所必需的观想物。而唐卡的广泛使用,也起到了佛法无边界的传播效应。

唐卡中看到的宗教价值

信徒们也有为表示对佛法的尊崇,花钱请画师作画,然后布施给寺庙。另外,一些寺院中的高僧大德以及喇嘛都是唐卡绘画的高手,往往制作出大量唐卡,使寺院成为佛画艺术的殿堂。

唐卡中看到的宗教价值

唐卡作为藏族绘画的一种,所表现宗教主题,描绘的佛、菩萨,以及佛本生故事、供养的信徒、僧侣、寺院的建筑场面等,都反映出唐卡艺术的宗教价值。

唐卡中看到的宗教价值

唐卡的宗教价值不仅体现在画面本身所反映的宗教内容,更是体现在它在游牧生活、观想修行中的必不可少,而随着大量唐卡的制成,藏传佛教的传播也日益深远。

唐卡中看到的宗教价值

绘画也是一种修行

对于绘制唐卡的画师、高僧大德来说,绘画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仪轨,如画前祈请,画时心中观想本尊,造像度量严格依循传统等,可以说,唐卡绘画本身就是一种密乘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