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让马未都帮忙鉴定个罐子,还没打开裹着的报纸,马未都:假的

为什么我们学习都希望听老师讲讲,有时候我们用了很久的时间去研究一样东西,也许老师的一句话,就会让我们茅塞顿开,老师的那句话不是普通的一句话,那可是老师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精华。

一般鉴别一件文物是否是老的,如果是老的又是哪个年代的、都是通过这件文物带给我们的一些蛛丝马迹来鉴别的,每个朝代都会生产什么样的类型器物,用料是怎样的,釉色是什么特点、器物上属于那个朝代的纹饰是什么,工匠手法又是怎么样的,看似简单的几点,其中却蕴含着大量的信息知识。如果掌握了几个要点,可能在收藏的道路上就会少交一点学费了。

朋友让马未都帮忙鉴定个罐子,还没打开裹着的报纸,马未都:假的

早些年马未都的一个朋友让马未都帮忙鉴定一件青花瓷器,还未见到这件瓷器时,这个朋友就给马未都详细的介绍了这件瓷器的具体纹饰,经过描述,马未都心里有了一个对这个罐子的大概的轮廓想象。到了朋友家,要鉴定的那个罐子在报纸里包着,马未都并没有打开报纸,就说了两字:“假的”。

朋友让马未都帮忙鉴定个罐子,还没打开裹着的报纸,马未都:假的

为什么马未都连看都没有看就断定这件青花罐子是假的呢,一件器物都会有一定的比例,如果比例不对了,自然看上去就会很别扭,原来在朋友的描述中,马未都认为这件青花罐子上的纹饰应分为几层,器型应比较大,但是看到报纸包着的样子明显就小了,是一件比例不对的罐子,自然不是真品了,什么样的马拉什么样的车,小马拉大车是不是看上去很不协调,就是这个道理。经验丰富的人,单从一个小细节就能辨出真伪,不得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朋友让马未都帮忙鉴定个罐子,还没打开裹着的报纸,马未都:假的

我们在学习收藏的知识中,不仅要多看看书,还要多听听专家们多年来总结的经验之谈,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每天说故事,每天学知识,喜欢的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