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大數據,校招季影響學子找工作的都有哪些因素?你更關注什麼

相信很多找工作的同學都會聽到,今年找工作多麼多麼難,似乎每一年都是最難就業季。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畢業生都難找工作,有些學校的畢業生被企業爭搶,有些畢業生卻很難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其實個人認為,影響畢業生找工作的因素大致可歸為四點:

一、學校和專業的實力與知名度。這一點很重要,然而也不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並非名校的學生也可以通過繼續深造或是自我提升學習更多的技能,彌補學校知名度低的劣勢。

求職大數據,校招季影響學子找工作的都有哪些因素?你更關注什麼

二、學生自身能力。這個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哪個學校的畢業生,這一點都必不可少。

而自身能力往往是通過日常生活不斷積累提升的,不僅僅包括專業知識,還有溝通表達能力、處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對壓力能力等多個方面,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應當下意識培養的。

求職大數據,校招季影響學子找工作的都有哪些因素?你更關注什麼

三、地域因素。經歷過校招的小夥伴都知道,地域和城市因素對於學生找工作多麼重要。雖然現在都可以網上投遞簡歷,但是大部分好的企業都有2-3輪的面試,如果所應聘的企業不在本城市有面試,那樣面試會有多麻煩。

求職大數據,校招季影響學子找工作的都有哪些因素?你更關注什麼

我身邊就有小夥伴坐高鐵去武漢面試了兩輪,很耗費精力。而我,原本想投的騰訊因為在本城市沒有組織面試,就放棄了。

在這裡可以參考之前的一篇文章:

四、社會需求。這個表現的特別明顯,不同專業之間差別特別大,就比如我身邊的電子信息類的同學感覺隨便就能去中興、華為一類的校招需求大戶,而我們專業想進去就好難,對於一些偏文科類專業,就更難了。

求職大數據,校招季影響學子找工作的都有哪些因素?你更關注什麼

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專業對找工作的難易程度影響很大,我們看到很多二本的同學考研,也有很多清北復交的畢業生本科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就算是非頂尖的985、211高校,企業宣講會的數量也差別巨大,2019年校園招聘宣講會數量第一名是第20名的兩倍還多(參考文中附錄鏈接,數據來自梧桐果)。

當然這些都是不能改變的,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明確自己的目標,提升自己對應的能力。

除此之外,你還關注了哪些別的方面?

願在接下來的時光裡,成就更優秀的自己!求職校招季,與君共勉!

整理不易,如有想法,歡迎補充。期待所有找工作的我們,都可以在大學即將結束的時候,還能夠提升自己、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