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錢的市場 收益新低的餘額寶和投資的那些事兒

說到投資,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哲學”,沒有邏輯的,索性把錢放在餘額寶裡。

可是,餘額寶,最近的收益率很低,降到年化2.5%了,這讓很多人一時之間無法接受。

當然,銀行理財收益率也並不高,而且是創18個月新低。

這裡面的原因,很明顯,那就是央行不斷地向市場輸送流動性,假如金融體系內並不差錢,收益率自然就降下來了。

資金的收益率與實體經濟,或者是金融領域產生的需求高度相關,需求越大,資金越少,收益率越高。

有的時候,你就可以從餘額寶收益中,判斷當前市場到底差不差錢兒。

現在看出來了吧,市場真的不差錢。

不差錢的市場

金融體系真的是積蓄了很多錢,畢竟央行年內幾次降準,按照機構的判斷,還可能有降準發生。

這就意味著,今天不差錢,未來可能還不差錢,我們從中能估算出,餘額寶和銀行理財這種,與錢緊不緊的環境高度相關的理財,以後收益率大概率還要穩中有降。

如果我們用經濟領域的一個詞彙來形容,那就是週期。

週期這個詞兒,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反正在經濟領域能解釋非常多的事兒。

經濟是有周期的

既然說到週期了,咱們就不妨來分析分析經濟。

前段時間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這不就說了,經濟有下行壓力。意味著,當前經濟處於一個調整週期。

這也是符合經濟規律的,也是必經之路。

因為經濟不可能一直堅挺啊,特別是這麼大的一個經濟體,而且在全球化情況下,難免受到世界經濟環境的影響。

但是,一個週期之後,就會接著另一個週期,就是經濟走強。

央行為啥大力發貨幣,降準,支援小微企業,民營經濟,這不邏輯清晰,就是為了讓這些經濟的火車頭們大力開動,幫助經濟持續復甦,加快速,度過這個難熬的調整時期。

經濟好比一個人,調整就好像感冒一樣,而無論是中央喊話,央行降準,財政支持,國稅總局延緩收稅等等,都像強力感冒藥,減緩經濟調整週期帶來的痛苦,刺激經濟快速向好。

而如果沒有這些藥,按照經濟規律,經濟也可能好,只不過慢一點,這個過程也比較難受,而已。

不差錢的市場 收益新低的餘額寶和投資的那些事兒

股市啥時候反彈?預期會告訴你

經濟是有周期的,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有沒有周期?

肯定有。

只不過,股市的週期與經濟並不是神同步,而是更加超前反應。

如果你把經濟探底回升的數據,與股市探底回升的數據做成表格,對比一下,就能看出來,股市週期是先於經濟週期反應的。

拿個大的來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4萬億的刺激經濟政策,2009年股市就漲了一波,從最低點1664,漲到了3478,足足翻了一倍,而中國當時的經濟,確實處於復甦階段,但經濟復甦的節奏真是跟不上股市。

如果說,週期是形容經濟的最好名詞,那麼預期,就是形容股市的最佳名詞。

預期好,則股市強,預期不好,則股市綠油油。

最近無意間,看到一組基金的數據,那還是一個推薦板塊,就是推薦今年有啥基金可以買,可是收益率呢,都是綠色的,平均跌幅都在10%。

這個真沒辦法,基金,股票投資都是看天吃飯,既然大盤不給力,那麼再好的基金經理,也回天乏術。

誰讓預期不好呢?預期經濟不好,市場不好,那麼大家都謹慎甚至出逃,那麼沒有資金助推的股價,就會不斷下跌,直到達到一個平衡,是預期的平衡。就是看多和看空的人,力量均等。

然而股市的反彈,可能還要等到看多的預期更高的時候才行。

雲裡霧裡的房產 躁動的心

從投資上說,房產和股市本是同根生,都是預期主導。

關於房產的話題,實在太多了。而且,很多媒體都喜歡報道房產新聞。

然而,對於房產的報道,著實讓人摸不清頭腦,十篇文章會出現20個觀點。

消息也是這樣,傳言傳聞滿天飛,假作真時真亦假的節奏。

關於房貸利率這個事兒就是這樣,有的媒體調查認為,房貸利率已經開始鬆動,而很多研究機構的數據又顯示,這個利率不僅沒跌,還一直在漲。

我們聽誰的?

聽自己的判斷!房產無論是置業需求還是投資,你都儘可能地,自己成為專家,自己去實地調研下,認真研究下當地的政策,找一找適合自己“機會”。

筆者周圍很多朋友,都是外地來京打拼,找了個給戶口的工作,沒兩年就搖號到了一套經濟適用房,周圍的同學一個勁兒的羨慕。

有五成是人家運氣好,有五成是人家愛琢磨,敢執行。

打個比方,你想換部手機,是不是還要比對一下各個品牌,各個參數,以及對應的性價比,做個“研究”。

而手機才多少錢,房產動輒幾百萬,你不“研究”,不琢磨是不行的。

其實買房並不是簡單看看價格,看看利率,還需要魄力。

關鍵的時候,果斷,不該出手的時候,理性,忍住。

買房不是圍城,沒房的想買房,買了房的還想再買。

躁動的心。你需要潛心琢磨,什麼時候你把房產琢磨透了,明白了,就算看100篇房產文章,也心裡有數,你也就不躁動了。

關注網信官微:ncfwxcom,第一時間獲取福利和財富增值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