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光速很難嗎?給我一個手電筒就行?——光速不變原理

17世紀,終將是一個劃破黑暗的世紀,牛頓在此稱神,建立了一個完美的物理帝國。根據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我們瞭解到了速度和參考系的關係,我們一般說路上的車時速100km/h,是以地面作為參考系的。而當你坐在一輛相同方向行駛的80km/h的車上時,你就會感覺到100km/h的車跑得比較慢了,它相對於80km/h車的速度只有20km/h了,所以速度是相對的,是基於參考系的。

超越光速很難嗎?給我一個手電筒就行?——光速不變原理

超越光速的運動?

我們知道光是由光子組成的,那麼有一個很有趣的事情,當我們把一個手電筒反向固定在我們的共享單車的車屁股後面,打開手電筒,我們開始騎車,假設這個時候光子A被射出,那麼騎車的人相對於光子A的速度是不是應該是兩個速度之和?

超越光速很難嗎?給我一個手電筒就行?——光速不變原理

也就是說,我們以光子A為參考系,騎車的人的速度是大於光速的!原來超越光速這麼簡單!是不是這樣呢?顯然沒那麼簡單。

以太與光速不變原理

牛頓爵士沒事就坐在蘋果樹下等著被砸,於是有一天他又沒事做了,就去井裡打水了...這一提起水桶就提出了一道超級難題,它就是著名的水桶實驗。(詳情可百度)這個實驗彷彿在在質疑自己的理論,它暗示著一個驚人的信息——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種絕對靜止的東西來作為宇宙萬物的絕對參考系!牛頓認為這種物質是傳說中的以太

超越光速很難嗎?給我一個手電筒就行?——光速不變原理

以太這種物質我們在之前已經專門講過了。這是一種神奇卻虛無的東西,牛頓的想法使得以太存在論一度達到了鼎盛,但是愛因斯坦結合前人的推斷,寫出了經典鉅製——狹義相對論。這種理論從另一種方式解決了牛頓的水桶實驗,而不需要藉助“以太”這種虛無的東西,瞬間爆發出驚人的影響力,而且其中的光速不變原理是目前很多科幻迷孜孜不倦的東西。

超越光速很難嗎?給我一個手電筒就行?——光速不變原理

光速不變原理,在狹義相對論中,指的是無論在何種慣性系(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是一個常數,不隨光源和觀察者所在參考系的相對運動而改變。

超越光速很難嗎?給我一個手電筒就行?——光速不變原理

洛倫茲變換

騎車的人相對於光子A明明速度是大於光速的,但是根據狹義相對論,其實以騎車人的角度去看,光子A的速度還是等於光速,並沒有超越光速!速度本來就是具有參考系的,如果把光子換成另一輛時速100km/h的車,這個車的速度相對於騎車人肯定大於100啊。為什麼換成光子就不行了?這個要怎麼理解?

洛倫茲變換作為狹義相對論的核心理論,其實提出的要比狹義相對論早。洛倫茲也是個數學天才,這個變換公式並不是推導出來的,而是湊出來的!所以當時被提出來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廣泛關注,因為它只是一個數學變換公式,背後的物理意義是什麼呢?

超越光速很難嗎?給我一個手電筒就行?——光速不變原理

洛倫茲沒有想出來,愛因斯坦想出來了,這個公式背後的核心物理意義就是——狹義相對論。人們後來發現,運用這個公式,可以完美解釋水桶實驗,而且也能完美解釋本文中為什麼騎車人看光子A的速度依舊為光速,而無法超越光速。

所以妄想這麼簡單就突破光速的還是洗洗睡吧

超越光速很難嗎?給我一個手電筒就行?——光速不變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