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你知道置办年货的历史吗?

今天是2月11号,腊月26,大部分上班族应该都放假回家准备过年,过年,免不了要置办各种年货,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年货的历史。

过年了,你知道置办年货的历史吗?

过年了,你知道置办年货的历史吗?

其实,中国人置办年货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办年货节,购买年货的习俗有所变更,但年货对于过年的意义,从未改变。

年货的历史,首先得从汉朝说起。在先秦时代,由于历法变更频繁,春节的时间便也不固定,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就这样春节的日期才算固定下来。

过年了,你知道置办年货的历史吗?

在两汉时期,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置办的年货就是爆竹和饺子。

过年了,你知道置办年货的历史吗?

到了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年货则以屠苏酒和春联为主。据敦煌文书中记载:岁日赏屠苏酒、五辛盘、假花果、胶牙。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木板上书“神荼”“郁垒”的名字。不过桃符一般都是富家子弟才会张贴的,平民百姓大多不识字,于是古人便把神荼郁垒画成画,后续就演变成我们今天常见的门神画。

过年了,你知道置办年货的历史吗?

到了两宋时期,经济繁荣,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见到开封城的繁荣景象。据《武林旧事》中记载,过年期间需要购买的东西有:腊药、锦装、新历、门神、桃符、钟馗、春贴、胶牙。酒檐、果子等等年货。

过年了,你知道置办年货的历史吗?

清朝和民国时期则和现在置办年货的形式非常相像了,主要是赶年集,办年货。清朝时期,把过年前专门开张的聚集的集市叫年集。《京都风俗志》中记载:十五日后,市中卖年货者,星罗棋布。由此可见,集市的热闹程度。

过年了,你知道置办年货的历史吗?

红楼梦-贾府过年

到了今天,我们不仅可以去线下各大商超,集市购买年货,还可以足不出户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年货,可以说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其中的意义一直未变。今年,你都为家里置办了哪些年货,和父母一起去年前采购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