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炫酷還是雞肋?

談到智能手機的性能,阿雲一定會把待機時間考慮進去,畢竟去哪都得帶著充電線也是件麻煩事。而與有線充電相對的就是

無線充電,那麼無線充電的效率會不會更高呢?


事實上,2015年開始,無線充電技術就已經在消費電子市場被大規模應用了,索尼、谷歌NEXUS、MOTO、三星等品牌在高端機上都開始內置無線充電模塊。2017年,藉由iphone 8和iphone X的發佈,無線充電技術掀起了智能手機充電的新浪潮。


除了電子科技領域的新聞,無線充電引起廣泛關注的是這個上過微博熱搜的「魔法陣充電器」,然而這其實是日本的一個概念平臺—— 6 秒商店推出的一款概念式的充電器


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炫酷還是雞肋?

智能家居界也引入了無線充電,宜家新推出的無線充電器系列中,將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無線充電器整合進美觀而實用的傢俱中。

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炫酷還是雞肋?

床邊桌、燈和桌子都轉變成了充電站,手機沒電的時候,就不用到處找插座了。

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炫酷還是雞肋?

回到智能手機,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也相繼發佈了無線充電手機MIX 3和Mate 20,國內其他一線品牌將會在2019年快速跟進,可以預見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將迎來爆發期。


今天就和大家談談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源於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可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兩種方式。利用無線磁電感應充電的設備可做到隱形,操作方便,小功率無線充電可實施遠距離無線電能的轉換,但大功率無線充電的傳輸距離只限制在5米以內,不會太遠。智能手機採用的無線充電就是小功率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的原理是什麼呢?


目前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有電磁感應式、磁共振式、無線電波式、電場耦合式四種基本方式,不同的無線充電方式有不同的特點。

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炫酷還是雞肋?


1、電磁感應式

根本原理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類似於變壓器,初級線圈有一定頻率的交流電,通過電磁感應在次級線圈中產生一定的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轉換效率較高,造價便宜,但傳輸距離短,如果手機擺放的位置沒有擺好,那麼就很有可能充不上電,或者充電速度特別緩慢。


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炫酷還是雞肋?


2、磁共振式

磁共振式由能量發送裝置和能量接收裝置組成,當兩個裝置調整到相同頻率,或者說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上共振時,它們就可以交換彼此的能量,其原理與聲音的共振原理相似,缺點是難以小型化、高效化,目前還處於研究中。


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炫酷還是雞肋?


3、無線電波式

通過在供電方配置無線電波的發射設備,在受電方配置無線電波的接納設備,以直流電壓輸出與輸入的方式,從而進行電力傳輸,傳輸速度比較快,但是安全性較低。


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炫酷還是雞肋?


4、電場耦合式

利用通過沿垂直方向耦合的兩組非對稱偶極子而產生的感應電場來傳輸電能,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電場將電能從發送端轉移到接收端,適合短距離充電,轉換效率高,位置可以不固定,不過需要大體積的設備,功率也較小。


智能手機無線充電,炫酷還是雞肋?


這四種充電方式,目前第一種最為成熟,現在智能手機運用的就是這種,雖然目前這項技術運用得很廣泛,但是還有很多待改進的地方。


除了以上提到的缺點之外,使用無線充電器時,手機還很容易發燙,要取代有線充電,還得在使用性能、便利性以及周邊設備的普及覆蓋度上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