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省堅決推行新高考,初中生將面臨更大挑戰!一定要提前瞭解

高考改革,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話題。原定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啟動新高考改革的第三批試點省份,已從18個銳減至8個。這8個堅持按計劃推進高考改革的省份是江蘇、廣東、重慶、遼寧、福建、河北、湖南、湖北。

8個省堅決推行新高考,初中生將面臨更大挑戰!一定要提前瞭解

不管有沒有按原計劃啟動高考改革,改革都是必然要進行的,既然如此,孩子們就應提前準備,尤其是初中生。

這幾個趨勢要了解

高考改革對初中生的影響最大,一方面,他們對高考的意識並不強烈,畢竟高考距離他們還很遙遠,另一方面,如果他們不能及時對自己的學習狀態加以改變並應對,將會極大地影響接下來的高考。

因此,提前瞭解和準備並積極應對就變得尤為重要。

3+3考試模式

初中生需提前瞭解自己的特長

“3+3”高考模式是新高考中爭議最大的一項改革。

“3+3”模式是除了語數外三科,學生們還要根據自己的偏好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選出3門作為選考科目。

要想較為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一般會受以下幾種因素的影響:

1. 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以及參加的社團活動;

2. 對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六個學科高中課程內容的瞭解,以及學科教師教學水平、師生關係;

3. 自己所選學科組合成績在年級中的排名;

4. 對高校專業的瞭解、高校專業與高中學科的關係、高校專業就業方向、高校專業對學科選擇的要求;

5. 性格及職業傾向測評數據;

6. 家庭成員及社會關係的職業。

建議初中生首先提前開始瞭解自己的興趣、特長,充分徵求家長、教師意見,基本確定自己的高校專業學習方向和今後的就業方向。

其次,通過各學科必修課程的學習,充分了解所選學科與高校專業的關係,適當參考學科成績,科學選擇適合自己的3個等級考學科。

數學不分文理

初中生應加強數學的學習

80後的爸爸媽媽們經歷的是文理分科的時代,那時候數學不好,我們可以有僥倖心理:我數學不好沒關係,我是文科生,文科生數學簡單呀!

然而,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自家孩子要經歷新高考,新高考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文理不分家,所有考生的試卷都一樣!

自高考改革啟動年份算起,3年後的高考統一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3個科目,不分文理科。

但由於數學是統一命題,所以數學的難度會相對有所下降。這對初中生來說,既是壓力又是挑戰,這意味著或許在考試中,所有人在數學成績上的差距不會很大。所以初中生應該加強數學的學習。

在改革的推動下,未來會更加側重“數學綜合能力”以及“數學應用”的培養,這就要靠平時的積累沉澱。

自主招生渠道變寬

初中生應主動尋找機會

高考改革後自主招生會不會有新變化?關於這一問題,北師大實驗中學副校長李曉輝表示,從目前浙江、上海兩個試點新高考的省市來看,特別是浙江出了三位一體的考查方式,即高考成績佔60%,平時學業水平考試佔10%,高校綜合素質評價佔30%。

按這一分數比例看,在高考難度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30%的綜合素質評價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李曉輝分析說,未來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投入力度可能會加大,自主招生的渠道也會越來越寬。

如果初中生進入高中之後,想走自主招生這條路,就需要注重思維能力的提升,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且著手從以下方面做準備。

1. 如果你成績很優異,並且精力充沛,權衡是否選擇競賽幫助你問鼎名校,或是多參加各種比賽,將自招作為一個衝擊名校的輔助。(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學校,初審條件放的並不嚴格,諸如人大、上財、華南理工、哈工大、東南等)

2. 不想學競賽的情況下,建議多參加各種小比賽,用綜合成績申請學校,並且這些資質可以參加綜合評價來給高考多一份籌碼,綜合評價的競爭遠小於自主招生。

3. 如果你僅僅是想花錢,買一條自招的路,看看是否有機會低分上名校。實話告訴你,概率很低,特別低,能買到的獎項含金量都不高,而且複試看個人水平,一測就露餡,選擇藝考或者出國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綜合評價招生

初中生更注重每一次的考試

綜合評價招生的考生成績由四部分組成,即“3+3+高校考核+綜合評價”。

第一個“3”是指夏季高考語文、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成績。

第二個“3”是指學生自主選擇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成績。

“高校考核”是指高校自主進行的筆試、面試等成績。

“綜合評價”是指高校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進行評價的賦分(佔考生總成績的一定比例)。

其中夏季高考語文、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成績佔比原則上不低於50%。

也就是說,每一次的考試都至關重要,不再是之前的,高考分數直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所以初中生需要在一開始就需要樹立一種意識:重視每一次的考試。只有在初中打下良好基礎,才能在高中時,更加得心應手。

語文越來越“理科”

思維轉變提前做

文理不分科後,語文不再屬於過去簡單意義上的“文科”,不再只是考查知識的積累,也不再只是考查語感,更不再只是考查形象思維能力。不單單是簡單的“文”科思維,它更在考“理”性思維。它是在全面考查學生的邏輯能力,推理能力,思想高度,思想深度。

總之,新高考,語文注重批判性思維即思辨能力的考查,如果過不了這一關,語文成線將慘不忍睹。

新高考後語文怎麼學?

1. 用溫儒敏先生的話“讀書為要”!充分利用快讀、默讀、跳讀、猜讀。我看不懂這個,我猜讀;我對這個不感興趣,我跳讀。其實這樣也有好處,讀完西遊記,就讀三俠五義、封神榜,讀得多了,水平就上來了。

2. 從容易讀進去的文學書入手,走出閱讀舒適區,逐漸擴展到其他如哲學、歷史、經濟、科技等閱讀內容。

3. 在擴大閱讀量的同時有意識地加強思維訓練。閱讀量+思維訓練,你就是新高考語文大贏家!

這幾個誤讀要看清

對於新高考實行後會有哪些變化,流傳著很多言論,讓一部分即將參與新高考,與還未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和家長變得恐慌與焦慮。

其實,這種焦慮完全沒有必要。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曾經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論壇活動中,明確提到,“高考制度仍是教育的指揮棒、社會的穩定器”。

由此可見,新高考是改革上的進步,只會更好地選拔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人才。

那麼大家對新高考究竟有什麼樣的誤讀呢?

誤讀一:新高考讓考試變得越來越難

新高考改革一出,很多人就推斷:之後的考試必將越來越難。

新高考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選拔人才,也是為了讓高考變得更加公正。改革是朝著良好的方向改進,並不會出現所謂的越來越難。

所謂的難,是你對新高考改革的不理解,不知道如何適應新高考改革,不知道在新高考下如何選擇要考試的科目以及如何適應新高考改變自己的學習與複習方法。

所以,及時瞭解政策動態,適應各種變化,並根據自身情況作出調整,才不會出現認為新高考越來越難的想法。

誤讀二:新高考物理不再重要

物理在高中階段,是大部分學生的攔路虎。“6+3”考試選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減輕學習壓力。

或許更多的學生不會選擇物理這一科目,但絕對不能證明物理不再重要。

新一輪高考改革也通過各種方法避免選考物理考生人數下降問題?一是通過制度設計。教育部出臺《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要求,考生如果想修讀有物理要求的專業,就必須選考物理,無法通過迴避物理的方式實現。

從另外一個方面說,物理可覆蓋專業範圍最廣,佔比94.3%。這就意味著,選擇物理這一科目,到時候在大學專業上會有更多的選擇。對於一些想要去理工專業院校強的學生,選擇物理是必然。

所以,一些所謂“物理不再重要”的論斷,只是一種片面的說話。不可否認,對於物理科目不擅長的學生來說,不考物理確實是一個好消息,但這並不意味著大部分都將放棄選擇物理。

誤讀三:新高考模式下的學習更加適合女生

新高考改革後,語文成為第一學科,很多人認為新高考更適合女生學習。

雖然男女生在智力上、學習方式上都會有一定的差異,但性別並不能作為是否適合新高考的判斷標準。

新高考下的學習看得是學生的整體分數,而一個較高水平的整體分數來自於平時的學習,日常堅持的努力與在考試中的臨場發揮。

最後提醒學生和家長,面對高考改革,一定要保持擁抱改革的態度,時刻關注改革趨勢,早做準備,未雨綢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