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民國時期的哈爾濱,一座非常有“國際範”的大都市!


1924年,哈爾濱俯瞰,一眼望去,大多是俄式和歐式建築。清朝末期,隨著清政府與沙俄政府簽訂《中俄密約》而修建中東鐵路,哈爾濱這個毫不起眼的偏遠村落吸引了大量俄國和其他國家移民,經過多年的建設,成為當時遠東的國際化大都市。

1924年時的哈爾濱火車站,馬車、人力車、行人來往於車站門前。哈爾濱火車站建成於1904年,由沙俄著名建築師基特維奇設計。1909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這裡被刺殺。

1924年,道路上,一位頭戴瓜皮帽的中國人用馬車拉著蔬菜,旁邊路過一位俄羅斯男子。

1924年,哈爾濱郊外的鄉下,這間歐式農家,生活著一戶波蘭人家庭,女主人正在餵雞和牛。

1925年,哈爾濱街頭,一位外國婦女帶著孩子露宿街頭,沿街乞討,大概是逃離本國戰亂的難民。

1933年,哈爾濱中央大街一景。左面的西式建築為著名的馬迭爾賓館,街中行人大多是俄羅斯人和其他外國人。

1933年的哈爾濱,始建於1922年的萬國洋行,是一座凹進的建築,門樓上的招牌,大多以俄文為主,部分混雜了日文和漢字。

1933年,哈爾濱公園。始建於1906年,最初名為董事會公園,後又改為特別市公園,抗戰勝利後更名為道里公園。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將軍安葬於此,因此黑龍江政府將其更名為兆麟公園。

1933年的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1907年三月。1923年重建,採用俄羅斯的帳篷頂和洋蔥頭造型,歷時9年於1932年落成,成為當時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

1933年的哈爾濱,夏日的松花江,江上游船眾多,遠處是中東鐵路大橋。

1933年的哈爾濱,賣狗崽的俄國老婦人,旁邊圍著一群外國少年。

1934年,傅家甸的街道,人來人往,一片繁華景象。這裡原本是松花江畔的沼澤之地,1746年,山西人傅振基在此安家落戶開店,後來隨著中東鐵路的建成,發展成一處華人聚居的商業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