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照片立体吗?如何拍出有立体感的照片?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世界是三维的,我们拍出来的照片却是二维的。若是想最大限度地用照片还原眼前的美景,就必须考虑如何用二维的图像,表达出三维的空间立体感。

今天要介绍的,是几个最常用、效果最棒的创造空间立体感的方法,大家看完了记得自己实践一下哦~

你的照片立体吗?如何拍出有立体感的照片?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1. 利用空气营造空间立体感

人眼判断事物远近的心理标尺有几种,“近大远小”“近处清晰远处模糊”,而后者会受到空气透视的极大影响。

在一些特殊气候条件(如雾、霾、小雨)下,空气会起到对视线的阻碍效果,让远方的景物变得更为模糊,强化了景物之间的距离感,让画面显得更立体。

以下图为例,由于雾气很浓,距离稍远一些的树木都会显得很模糊,给人一种“中景背景离前景很远”的心理感受,客观上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与纵深感。

你的照片立体吗?如何拍出有立体感的照片?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2. 利用线性透视营造空间立体感

线性透视,简而言之讲就是“近大远小”,原本平行的线条,在向远方延伸时会不断的会聚,直到在灭点处汇合成一个小点。

在摄影中,我们常用汇聚线、重复缩小以及夸张前景这3种方式,利用镜头(特别是广角镜头)来突出线性透视下的前中后景层次。

你的照片立体吗?如何拍出有立体感的照片?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①汇聚线/消失点

汇聚线的拍摄,就是要利用场景中向远方延伸会聚的线性物体,来突出空间感。要实现这一效果,你最好使用广角/超广角镜头来容纳更多的前景和更多的引导线。

你的照片立体吗?如何拍出有立体感的照片?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利用海浪在海沟中的冲击形成的引导线,将视觉引导到中景的五块岩石,而且人眼视觉有趋光性,也会自然朝着太阳的方向看,将视觉向中景引导。

在自然界中道路,桥梁,水流等都是天然的汇聚线,在取景构图时加入它们,不仅可以拍出引导线,还能极大的提高照片的层次感。

②重复缩小

线性透视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就是“近大远小”。如果画面中沿纵深方向分布有一系列重复的物体,它们会由近到远逐渐变小,就可以营造出空间立体感。

利用广角/超广角镜头,可以把近处景物进一步放大,强化这种“近大远小”的效果。

下图中的石头,就起到了“重复缩小”的空间标尺作用,营造出了出众的空间立体感。

你的照片立体吗?如何拍出有立体感的照片?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3. 利用构图营造空间立体感

参照物法

在拍摄时,摄影师可以采用低角度拍摄,来把前景景物拍得更大,通过尺寸上的夸张来强调“近大远小”的透视感,来表现画面中各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如下图,前景处的小花被夸张放大,单从画面比例上看,和远方的雪山差不多。这种有悖于常识的大小关系让人印象深刻,并有力地说明了前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

你的照片立体吗?如何拍出有立体感的照片?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①“留白”

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的意境的艺术手法。为主体增添一些适当的空白,是合理有效增加空间立体感的手段。

大片同色调或色调相近的景物,都可以充当留白;再搭配上一个具有高对比(色彩、明暗)的主体,就构成了一幅有空间立体感的画面。

需要注意的是,主体的比例大小,直接影响画面的表达效果。并不是说主体比例越大/越小就越好,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效果。

你的照片立体吗?如何拍出有立体感的照片?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上图画面范围变大主体比例变小后,能更好的表现侧面岩壁纹理的延伸感,同时兼顾画面右侧漂亮的火烧云,画面的整体空间感更强。

②遮挡

遮挡,也就是用一个物体部分遮挡住另一个物体。这样,观众很直观地就能认识到,被挡住的不完整的物体,肯定是在更靠后的位置。

尤其是在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由于“空间压缩”效应,线性透视会变得很不明显,遮挡就变成了表现空间纵深的关键手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你的照片立体吗?如何拍出有立体感的照片?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上图黑色的山峰遮挡住了后面的白色雪山,营造了立体感,而缭绕的雾气又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立体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点个关注,每天都有新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