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為何中國把自己稱作中央之國,其它國名都是音譯?真傲慢!

在國外,有時中國這一指稱被翻譯為“Middle Kindom”(中心王國),要知道,我們國家其他國家名字是多數情況下都多多少少採取音譯或一定程度的音譯,如英國、法國、美國都是這種情況,這麼對比的話就會有人不服氣了,所以就有老外問到:中國為什麼稱自己為“中國”( central/middle kingdom)?其他國家的名字根據發音被翻譯成中文。

老外:為何中國把自己稱作中央之國,其它國名都是音譯?真傲慢!

源遠流的長華夏文明從中原發端,先秦時,由於地域阻隔,全球概念還未形成,中原位處長江黃河之間,是周圍地域的中心,就被當時的人能認為是天下的中心。在周代,中國尚且還不是一個國家被的名稱,它指的僅僅是洛陽附近(如今的的河南省)州人居住的地區,那周圍的地方則依據方位區分,以東夷、西戎、南蠻和北狄來指稱。到了戰國時期,中國則被用來指國家的首都。漢代“中國”這一名稱才正式成為合法的象徵,國家以自稱中國為榮,但絕不是某一個國家的專指,古代王朝都有自己的稱號和國號,相比而言古代王朝更願意使用自己的名字——如唐、宋等——而較少地使用中國這一詞。

老外:為何中國把自己稱作中央之國,其它國名都是音譯?真傲慢!

直到中華民國成立“中國”才正式作為中華民國的縮寫用來指稱我國,進而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後來也被用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這裡的“中國”的“中”是指“中華”而非“中央”,因此不存在傲慢或輕視他國的意思,我們用中華當作名稱,也是基於這一名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意味,而不是地理位置和政治關係使然。

而若是把中國放在地理位置上,從南北來看,我國也確實處於較為中心的地區。從地圖來看,中國處於溫帶,而自古以來,我國古代的儒學聖人如孔子孟子等人就崇尚中庸之道,故而也可以用中庸溫和來理解這一名稱,畢竟地理環境對文化風俗影響也很大。何況,古時中國的很多朝代都是當時世界最繁盛的國家,用中國自稱是符合自身地位的。

老外:為何中國把自己稱作中央之國,其它國名都是音譯?真傲慢!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作為中央之國意思的翻譯初次出現於16世紀的葡萄牙文中,並在19世紀中期變得流行,一些西方作家使用 “中心王國”這一翻譯來暗示中國宇宙中心心理,而這一翻譯並不能顯示出多高的正確性。而我們給西方國家命名時多數採取的都是音譯,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採取這種做法,這更加沒什麼好奇怪的,反而保證了詞彙的原汁原味,是最好的做法。

老外:為何中國把自己稱作中央之國,其它國名都是音譯?真傲慢!

中國也為其他國家選擇了好的名字。英國“英國”的字面意思是明智的國家,美國“美國”美麗的國家,德國“德國”有道德的國家等。

順便說一下,中國的鄰居日本稱自己為“日本國”,字面意思是太陽的起源國。我們都知道它並不擁有太陽,“日本”只是一個名字,所以何必這麼認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