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檗希運禪師: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卻成有

黃檗希運禪師: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卻成有

師謂休曰:今學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於心外著相取境,皆與道背。

恆河沙者,佛說是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

此心即無心之心,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

但能無心,便是究竟。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繫不得解脫。

然證此心有遲疾。

有聞法一念便得無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無心者。長短得無心乃住,更無可修可證。實無所得,真實不虛。

一念而得,與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齊,更無深淺,只是歷劫枉受辛勤耳。

造惡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惡枉受輪迴;著相造善枉受勞苦。總不如言下便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卻成有。默契而已,絕諸思議。

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黃檗希運禪師: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卻成有

摘自黃檗禪師《傳心法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