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仙说李白:(五)外出游学

(接上文)

渐渐的,李白长大了。他已经十五岁了,变成了一个小小男子汉。因此,他想应该走出家门到外地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作出好诗来,再说走出家门,还可以读更多的书,提高个人的修养与气质。因此,这年秋天,他下定决心,离开父母,搬到离青莲乡数十里的的匡山脚下的大明寺中,专心学习。在接下来的三年时光里,他又一次独立钻研了孔子增删编订的诗歌总集《诗经》,精心诵读了屈原的《离骚》,等楚辞作品,还对乐府民歌反复吟唱过,汉魏以来有名作家的诗词歌赋也认真学习过,同时用模仿别人的作品的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他以后创作辞赋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他总觉得还不够,还想拜名师,学习在世上该怎样做人,该怎样做事。

李白十八岁这年,听说梓州有个饱学之士叫赵 ,字太宾,住梓州县城外长平山上,(今四川三台),当地人都叫他赵处士,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后广游全国,学成回到家乡后,完成《长短经》的著述。

千年诗仙说李白:(五)外出游学

对于这个赵处士,李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奔波三百余里向他求教,起先赵处士只将其看作一般门生,后见其才气不凡,又会击剑,因此师徒感情加深,最后变得无话不谈了,赵处士常把古往今来的历史人物故事将给李白听,后又将《长短经》详细的讲解与他,此外,还有剑术的练习。

千年诗仙说李白:(五)外出游学

一年多来,师生朝夕相处,共同品评那些历史人物: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雄霸天下;晏婴出使楚国,足智多谋,从容不迫,最终不辱使命;张良运筹帷幄,妙计迭出,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终成大汉基业……他们一起讨论,说起这些人物就废寝忘食,精神倍增。这一时期,对李白日后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正是在这个时期,李白形成了他的政治理想。

千年诗仙说李白:(五)外出游学

学满之后,老师为他摆宴践行,并谆谆教导他要多方寻求致仕之路,李白一一应承,踏上了求仕之路。

从此李白就开始了追求政治理想的生活,那么到底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话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进入下一章节,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话。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