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荷兰高技术移民需要警惕的几大误区

荷兰高技术移民是许多人选择前往荷兰的途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虽然不是投资方式,但是仍然不能忽略它的风险。办理荷兰高技术移民一般有以下操作方式:

方式一:真雇主假工作。也就是荷兰有雇主给你发工资,当然工资形式是你左兜移到右兜,扣除个税社保佣金,而你并没有真实去工作。

方式二:依托国内公司的母公司在荷兰成立子公司申请担保资质的形式。


办理荷兰高技术移民需要警惕的几大误区


选择方式一存在的风险

所有的假工作都需要警惕,荷兰是法制非常严格的社会,有担保资质的公司一共只有7056家(数据来源于2018年12月31日移民局官网),每年申请KM并获批的有1.5万人,平均一家有担保资质的公司担保了2个人,所以提供假工作的雇主肯定不止担保一个申请人,一旦其中一个申请人被查出有问题,那依托这家雇主的所有申请人都会有问题。

假工作的雇主在申请人续签或者转永居关键期,多数会选择狮子大开口,比如提高工资扣除比例,毕竟可创收的时机要牢牢把握住。号称整体费用200万人民币,到转永居已经花了超过500万的大有人在。

假工作的雇主是否有资质,资质是否经得起移民局的审查。去年年底移民局对有担保资质的24家公司进行了审查,有1/3的公司没有通过审查,8家已被撤销资质,同样被这八家担保的申请者都被取消了签证和相应身份。所以,现在申请的时候有担保资质,不代表接下来的5年,拿到永居前一直有资质,毕竟1/3的公司担保资质是经不住每年移民局审查的,花了钱,身份没拿到的风险是持续的。

所以划重点:一个靠谱的雇主是成功的关键。

选择方式二存在的风险

1、第二种方式也有假工作的形式,有些人进行鼓吹,公司还是你的,但是你不用去工作,只用给自己发工资就行了,有专人帮你管理,时刻记住荷兰是法制非常严格的社会,有没有真实创业从申请者留下的生活轨迹就能排查出来了,况且移民局细致的专项调查,假经营想通过的概率几乎为0。

2、需要政府资源或者跟当地公司合作意味着移民成本高昂,这些资源不可能只给一个申请者用,也是同时给很多申请者用,用的多了,移民局自然怀疑真实性和必要性,如果你是第一个使用这个资源的,侥幸通过了,你要担心后继的使用者不要太多,而且一定要保证真实,否则也会影响你的申请。如果已经是用烂的资源,只能自求多福了。

3、还有些人为了加深引用当地资源的真实性,会要求荷兰子公司的董事是当地人,注册公司时会先将启动资金打到子公司账户,对于这类申请要更加小心。首先这个当地人可能是很多家公司的董事,其中一家出问题或者董事本人违纪,影响申请是必然的,而且面临公司赔款或缴纳罚款;其次董事在荷兰的权利非常大,面临公司决策都要找这个董事同意,后期会不会恶意勒索也是风险之一;最后如果申请没成功,那您还要把公司启动资金撤回来,虽然钱是在公司账户,但是需要董事配合,坐地起价或者再要求高额佣金也是非常普遍的。

4、如果有人跟你说,不用依靠任何政府资源或者本地公司扶持,只是依托国内母公司去荷兰成立子公司,申请高技术移民,那么用这样的方案去申请高技术移民的成功率微乎其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