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物志」康熙说:周培公死了,朕停朝一次,为亡灵守夜!

深切缅怀二月河先生!

看到头条《清朝人物志》的征文活动,脑海中在那一刹那蹦出了一个人:周培公。

我想和朋友们来聊一聊这个叫做周培公的人,从正史记载,文字留存,影视作品以及周培公留下的一些诗词作品中来品味一下这个汉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早年的周培公穷困潦倒,虽有一身博古通今,经天纬地的大学问,奈何怀才不遇,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

在《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中,周培公遇到了贵人,康熙老师伍次友的推介。本可就此飞黄腾达,以抒胸中抱负,奈何周培公却是选择了撇开那封重达千金的推荐信,想要通过科举考试的路来博取功名,结果是周培公的雄才伟略淹没在了那些权臣的弄权阴谋之中。

虽然影视剧中的这一桥段是虚构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周培公确实是一个有着君子之气的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权,更要取之有道。

「清朝人物志」康熙说:周培公死了,朕停朝一次,为亡灵守夜!

当然,有诗云:疾风知劲草,是金子,放在哪都是发光的。

周培公步入官场后,深得康熙喜爱,一度成为康熙重臣,并在三藩叛乱时期立下了不世之功。

据史料记载: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在耿精忠、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后,吴三桂曾试图应援、打通与耿、王的联络,使叛乱地区联成一片,迅速压缩对清军的包围圈。康熙帝看清了吴三桂的战略意图,派出署兵部事的东阁大学士黄锡衮,与周培公一道毫不迟缓地调遣大军,从江西、浙江、陕西、甘肃等地阻击吴军,围剿耿、王叛军。当时的西部战场-陕甘地区,为西北边防重地,又近京师,而对朝廷构成直接威胁的主要是王辅臣的叛军,因此,康熙帝把注意力集中放在西部战场,以恩威并用、剿抚结合的手段,力图尽快扑灭王辅臣的叛乱。

在这段历史记载中,结合《康熙王朝》这部影视剧中的剧情,我们不难发现,周培公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胸中谋略万千,兵法如云。在影视剧中有一个小小的桥段,当时征讨叛军王辅臣的图海大将军准备用最新式的红衣大炮炮轰叛军所据城池,但被周培公拦下了,因为周培公看到城中炊烟袅袅,判断出那里定住着大量的平民百姓,一旦炮轰,将死伤无数无辜百姓,于是力荐和叛军王辅臣和谈。这就有了正史和影视作品中都有的一段周培公劝降王辅臣,避免一次万人大战和挽救无数百姓的不世之功。

周培公在陕西军旅时写过一首诗:

老去辞家事远游,幽年何故久淹留,燕关秦塞长为客,露竹蝉风早报秋。半壁灯昏人破梦,一声鸡唱月当楼。此时离愁添多少,不见归鞍到郢州。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感觉到,在建立了丰功伟业后的周培公生出了隐退之意。

历史上有太多的能人异士在帮助君主建立了万世基业后都会选择隐退,看着眼前的高官厚禄,金银财宝,急流勇退需要太大的勇气,,因为周培公深深的知道,伴君如伴虎。

正史记载中,大功之后的周培公选择回家守孝三年,在影视作品中,周培公却是明升暗降,被发配到了苦寒之地的满人老家: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

我个人更相信历史的真相是周培公被发配到了盛京。就像影视剧中演绎的那样,一个汉人,做到了康熙重臣的位置,又建立了不世之功,就凭这两点,周培公还能活着,这也许已经是康熙对周培公心存君臣之情的缘故了。

「清朝人物志」康熙说:周培公死了,朕停朝一次,为亡灵守夜!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清朝,康熙,满人,满朝的文武重臣全是满人,为什么?因为满人对汉人是非常的不信任,满人的天下,满人的朝廷,怎么可能会让一个汉人权柄滔天,左右朝廷,这是众多满人,甚至是康熙内心都不允许的。

满人认为汉人阴险狡诈,毫无信用。这个可以从当年清世祖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颁布七大恨诏书,以此为由,提兵入关覆灭明朝中可以看出。

我们来看看七大恨诏书是怎么写明朝,写汉人的: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

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

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

七大恨,满含了对明军,对汉人背信弃义,阴险狡诈的控诉,努尔哈赤利用这七大恨,让满人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建立了清朝。所以说,对汉人的不信任,对周培公的不信任已经融入了康熙的血液里,融入了满朝文武满人的骨头里,因为他们怕周培公拥兵自重,成为下一个吴三桂。

「清朝人物志」康熙说:周培公死了,朕停朝一次,为亡灵守夜!

于是,周培公被贬到了那个苦寒之地的盛京,一个南方人,在北方的风雪中,心中怀着天大的怨,依旧对这个由满人统治的国家散发着自己最后的余热。

被贬入盛京的周培公并没有因此对这个国家,对康熙失去报效之心。

我们可以从周培公的另一首诗中感受一下他内心的愤闷:

青山作障水环洲,遥念名园花事稠。别后孤舟对明月,归来卧病又新秋。门无剥啄皆因懒,邑有流亡徒抱愁。何会与君重会面,晚风同上仲宣楼。

在影视剧中,康熙回到盛京见到周培公的时候,周培公已经被饥寒之地的风雪折磨的只剩下一丝性命,在那几场戏中,康熙终于说出了自己为何要贬周培公:因为周培公是汉人,周培公不能有不世之功,不能拥兵自重,决不能成为下一个吴三桂,哪怕康熙知道周培公对大清朝永无二心,对自己忠贞不二,但为了满朝文武的稳定,康熙还是决定放弃这个拥有经天纬地之能的重臣,爱臣。同时,康熙也告诉周培公,之所以将周培公放到盛京,是因为盛京是满人的老家,放在盛京,也是为了监视周培公。不难看出,康熙对周培公,心底还是存着怀疑的。

周培公心里早就明白,可听到康熙亲口告诉自己,也许心里好受了一些。被贬入盛京的这些年,周培公查阅古今史料,翻遍文字记载,遍阅古今各族图谱,绘制出了在康熙王朝中最为精确的《皇舆全览图》,是大清最精最全的地图,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精最全之图(清朝时期)。周培公说,他死也瞑目了

「清朝人物志」康熙说:周培公死了,朕停朝一次,为亡灵守夜!

周培公死了,康熙这时才知道,自己的怀疑,真的错了,自己的这个爱臣,能臣,重臣,真的一心只为大清朝,只为黎民百姓。

永远也忘不掉,康熙看见那张最全最精地图时的震惊神色和那有些慌乱的脚步。(感谢陈道明老师精彩绝伦的表演)

虽然这是影视剧中的剧情,这是小说中的桥段,但我依旧更喜欢这个结局。正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也许小说才更靠近真相。

脑海中无限回响着康熙的那句话:周培公死了,朕停朝一次,为亡灵守夜。

这篇文章写于2018.12.14夜22点,设定了定时发表,在2018.12.15日上午得知一代文学巨匠二月河先生离世。二月河先生一生笔耕不倦,作品众多,尤其是以《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内外读者熟知,本文中提到多次《康熙王朝》影视作品就是根据二月河先生的大作改编而成。

一代耀星坠落,吾辈身心俱悲,大师,一路走好。

喜欢的点个关注吧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