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農民日報》《新華社高管信息》介紹平原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典型經驗

大眾網德州·海報新聞1月28日訊(記者 祁小麗 通訊員 張娜)近日,《半月談》、《農民日報》、《新華社高管信息》刊登長篇通訊,介紹平原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經驗做法。

作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之一,德州市平原縣大膽探索,通過推行清產核資、股權量化、股權管理、建立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等措施,實現了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化、農村集體土地股權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造,探索出一條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新路。2018年6月,全縣所有村莊全部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家底清查,讓“模糊賬”變“明白賬”

31歲的王蕾蕾嫁到平原縣桃園街道辦事處張麻村8年,村裡到底有多少集體資產,村集體有多少資源性資產,王蕾蕾基本沒概念。

其實,模糊的不僅僅是村民。村裡資產價值多少,多年來從未摸過底,就連村主任張洪春,也給不了一個具體數。印象中,村裡集體沒啥資產,也就只有70畝的集體土地。

都知道農村集體資產是集體所有,可農村集體的“家底”,到底有多少?藉助作為全國100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之一的機遇,平原縣從2017年8月開始,採用以賬查物、以物對賬的辦法,概括了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三種類型,仔細查清這些資產的來龍去脈,確保不重不漏。

2017年9月,一個由老黨員、老幹部、村民代表等組成的清產核資小組,開始對張麻村進行家底大清查。“我們對溝頭壕沿、房前屋後、河渠坑塘等閒散地,進行了仔細丈量,多釐出358畝的集體土地,是真出乎大家意外!”村主任張洪春說。經過家底大清查,張麻村的家底,變得清晰。總資產182000元,其中經營性資產32900元,資源性資產428畝。

緊挨王杲鋪鎮的王杲鋪村,是平原較早改社區的城郊村之一,多年享受“近水樓臺”的城鎮化紅利,集體資產十分可觀。“蛋糕大了,村民們都盯著,不交代清楚,沒法交差。”村支部書記魏興華說。

為客觀準確,社區請來專門評估公司,對集體資產來了一次全盤掃描,包括房產、廠棚等在內,固定資產總額達到了94萬元,社區賬面還有36萬元的流動資金。村主任劉春勇說,這些資產都詳細錄入了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家底更清晰了,村民心裡都有了明白賬。

在平原,農村集體資產的大家底,也因股份權能改革首次清晰:全縣共核實資產15800萬元,資源總面積120萬畝,其中集體經營、承包經營、對外投資總面積7.45萬畝。“這是前所未有的一本明白賬。”平原縣農林局負責人說。

量化折股,讓農民變“股民”

山東魯望農業發展集團的“新六產”產城融合示範區項目落戶桃園街道辦事處,項目一期就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了辦事處9個村莊的5000畝土地。桃園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孟慶泉估計,今年這9個村每村的集體收入將史無前例達到10萬元以上。

“集體資產產權邊界不清,很容易形成老鼠洞,造成集體資產流失或被侵佔。”平原縣農林局副局長劉振峰說。平原縣878個進行農村集體經濟制度改革的村莊中,有淨資產的有727個村莊,量化資產1.6437億元,量化資源14.94萬畝。

這些集體資產,到底歸誰所有?以還權於民為根本出發點,依託清查核算後的集體資產,平原縣878個村莊積極推進股份權能改革,成立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把股權量化到每位成員,讓符合條件的村民變身“股民”。

2018年初,桃園街道辦事處“新六產”產城融合示範區項目涉及到的吳家莊、賈莊等9個村莊率先成立了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確認了每個村莊的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去年年底,桃園街道辦事處吳家莊村的74歲村民蔡學林領到屬於自己股份的187元分紅,雖然錢數不多,蔡學林卻格外高興。“現在咱村裡有多少資產、哪些人能享受,都弄得清清楚楚,每人領多少都是有數的,心裡踏踏實實。”蔡學林說。

“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就是把集體的經營性資產確權到戶,量化到人,實現村民對集體資產的佔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權利。村民變‘股民’,年年享‘分紅’!”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說。

股民如何界定?哪些人可以享受這些集體收入?平原縣出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工作指導意見,按照“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程序規範、群眾認可”的原則,明確了6條確認條件、4條不確認標準和5大確認流程。吳家莊村最終確定了366人為集體成員。

確實權,頒鐵證,還權於民。在平原,34.8萬村民成為股東,9.4萬戶家庭有份,改變了過去集體資產“人人有份”實際卻“人人無份”的困境,農民群眾獲得感增強了。

“多虧了那時大夥聽了村幹部的話,把村裡土地出租出去,有了26萬元的土地租賃費,我們成了時髦的‘股民’,有了現在的分紅,只一年時間我家6口人、就分了18000元,今後還會越來越多呢,這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走對了路啊!”在龍門街道辦事處光明社區北任村全體股民分紅大會上,村民任萬江拿著股權證和股金分紅高興地說。

產權流轉,讓資產變“資本”

2018年10月初,張華鎮土地流轉信息員在走村串戶中,收集到南趙村有170畝土地打算流轉。在徵得村民的同意後,土地流轉信息員把相關資料和信息上報給了張華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

很快,鎮上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便把資料交到了平原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中心在確認了權屬證明材料、流轉交易申請書等的真實性、合理性後,便將這170畝土地進行了招標流轉。

讓村民意外的是,沒多久就有人前來接洽,並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流轉了。這讓村民們很是高興:“因為這批土地大多是荒廢閒置的,無法產生經濟效益,有人願意流轉,不僅盤活了土地,更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關鍵在於能否真正建立起農民共享集體資產及其收益機制,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和農民可持續增收。基於此,平原縣成立產權流轉交易中心,承擔該縣農村產權交易信息發佈、組織交易等工作,盤活“沉睡的資產”,實現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讓村民收益最大化。

1月14日,記者在平原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瞭解到,華豐種業有限公司打算流轉桃園街道辦事處西楊村的60畝土地,用以種植杜仲等中藥材。對如何保證入社村民利益,西楊村黨支部書記楊春安看得更深一些。他說,建立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最重要的就是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給村民帶來更可持續的收入。

60畝地要是流轉給華豐種業,一年也就50000元的收入,全村363口人,分不了幾個錢。楊春安決定,以土地入股華豐種業,讓村民年底領取分紅。他粗算了一下,這樣村民每人每年至少能從華豐種業領1000元的分紅。

股改激活了農村生產要素潛能,推動了社會、資本、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向農村聚焦,不少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返鄉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截至目前,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1504家,參與流轉土地的經營主體1460家,流轉面積46.2萬畝。其中,股改後參與流轉土地的經營主體增加113家,流轉面積增加3.28萬畝,入社土地面積增加2.78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