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窺探140年,108道工序,中國宣紙祕密為什麼“偷”不走?


這是安徽涇縣在“曬灘”,也是製作宣紙時特有的一道景觀,此灘並不臨水,而是背風向陽,傾斜度在30-60度之間,看似平整的石頭卻有凹凸和縫隙,這樣造紙原料才能透氣、瀝水。

1877年,英國情報人員白恩,到安徽涇縣打探宣紙的製作機密,並報告給總稅務司,自此140多年來,窺探從未停止。圖為涇縣宣紙製造最關鍵的兩個要素——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

1949年後,國家為擴大宣紙產量,鼓勵雲南、浙江、江西等地的手工紙製作者,到涇縣學藝,時至今日,工藝早已不是秘密了,但真正懂紙的行家,依然會去涇縣購買正宗宣紙。圖為工人們抖去稻草中的石灰,讓草坯分散。

將原料放在曬灘上日曬雨淋,使它們在自然環境中完成纖維的緩慢“提純”和“漂白”,如此反覆三次,耗時一年,這決定了宣紙的產量有限。

宣紙有100多個品種,製漿工人會依據品種的不同,將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按不同比例搭配,攪拌均勻。

撈紙最見功夫,紙張的厚薄、均勻都由這道工序決定,也只有操持這道工序的師傅,才能被尊為“匠人”。

撈紙的工藝有口訣,但都是外人聽不懂的晦澀行話,手把手的試練,從生到熟,再到成為撈出每張誤差不超過1克的行家,非得幾年功夫不可。

幅面越大,造紙越難,當宣紙幅面達到八尺,這個動作就需要多人合作。

曬紙前,工人要衝洗清除火牆上的殘留物,之後,再將一塊塊撈好的溼紙帖架到紙架上,以鞭打的方式使紙帖變鬆,並逐步分離出溼紙。

刷紙工上下一揮,再左右一抹,這張紙就服服帖帖地粘在了火牆上,“有兩把刷子”是涇縣人誇讚對方有能耐的說法,流佈全國,誰曾想,它的出處竟在這裡呢!

從樹皮稻草變成宣紙,要過108道關,既苦又累,做這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這位中年造紙工人,眼神中卻是快樂與滿足,宣紙對他來說,既是生計,更是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