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谷葦/多才多藝光彩奪目——觀錢君匋九旬藝術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錢君陶(1907~1998),浙江桐鄉屠甸鎮人,名玉堂、錦堂,字君陶,號豫堂、禹堂、午齋,室名無倦苦齋、新羅錢君陶山館、抱華精舍。他既是魯迅先生的學生,裝幀藝術的開拓者,也是中國當代“一身精三藝,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書畫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文藝出版社編審、上海市政協委員等職。他一生治印兩萬餘方,上溯秦漢璽印,下取晚清諸家精髓。 他是一位詩、書、畫、印熔於一身的藝術家,創作有《長征印譜》、《君長跋巨卯選》、《魯迅印譜》、《錢君陶印存》、《錢君陶書籍裝幀藝術選》等數十卷 。】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錢君陶先生九十歲了,上海文化藝木為之隆重舉行《錢君匋九旬藝術展》。

粗粗檢閱一下這個不尋常的藝術展的展品,眼前似乎看見了一條崎嶇不平的藝術生活道路上,留下跋涉者堅定不移的腳印。

九十年的漫長歲月,在歷史的長河中雖然只是一瞬,然而錢君匋給人間留下的卻是極其豐富的文化藝術的創造果實。“藝術展”所展現的不過是其什一而已。

在當代藝術家中,被詡為“多オ多藝”的雖然不少,但如錢君匋一樣地既精通書畫篆刻、賦詩填詞的傳統藝術,又擅於書籍裝幀、創作新詩散文等現代文學作品,而且還能譜寫現代藝術歌曲的通常所說兼善多方面“新文藝工作”的藝術家,則幾平舉不出第二人。因之,他的“藝術展”也就有了獨特光彩。

大抵由於他晚年的主要精力集中於書畫創作上,因而此番展出書、畫佔主要地位。在120件近作中,書法則四體俱備,而漢簡尤多。錢君匋若干年來孜孜矻矻浸淫於流沙墜簡等出士漢竹木簡文字書法之研究,幾近於廢寢忘食,故其書漢簡隸書能得古人之長,而又獨具本人個性。近年為人書件中亦以漢簡為多,可見書家本人於此“情有獨鍾”。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當然,他的草書飛動自由,喜歡的人也很多。錢君匋作畫側重花卉,山水則不多見。他的花卉取法乎上,遠及新羅,八大,於趙之謙有偏嗜,而於吳昌碩、齊白石之精神亦多攝取。所取題材多半來自生活,近年南遊頻頻,熟識粵黔桂等地之“熱帶花卉”亦多,其中不乏婆娑婀娜大可人畫的形象。加之又屢遊港澳,屐痕遠及大洋彼岸以至扶桑、星島,所見前人未畫之花,往往寫生為稿,積帙甚多。此番展示令人大有耳目一新之快感。

篆刻一行,前人或有“雕蟲小技”之譏,然方寸天地分朱布白亦大難事,非有深厚之學養,佈置之功力,書法之基本,刀法之純熟,雖則小小一石,亦未必可觀。錢君萄展出之《長征印譜》、《魯迅印譜》(兩種),早經出版,不脛而走海內外久矣。此番示人以原石、原拓四百餘件,精神俱在,足供方家流連徘徊。錢之巨印篆刻刻,尤為獨樹之幟。其“鐘聲送盡流光”巨印巨拓,藉現代技術放大成屏條,懸於壁間,古趣盎然,新意獨出。前此在香島展出即曾轟動一時,此次參與展示亦足令人一開眼界。

九十老翁曾一度困於“白內障”,後經美國麥根推爾醫師之妙手回春,重見光明,近年已可棄眼鏡而不用,重操刻刀,續作篆刻。

然以來日無多,精力寶貴,邇來已少於治印,其目的無它,一言以蔽之——“刻印太吃力,費時費功,不如多作書畫”。此亦真話,敬可信也。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錢君之書籍裝幀,早於三十年代即有聲於時。其時中國之有裝幀藝術而稱名家者,除陶元慶外,唯錢氏矣。其所作《寂寞的國》、《塵影》、《春日》等數種,曾得魯迅先生鑑賞並予嘉勉,勖以“努力下去,是不會錯的。魯迅墓木雖拱,言猶在耳。七十年來,錢氏於中國書籍裝幀藝術之創造、發展,始終不懈,晨昏所求,日夕追索,故其成就獨為可貴。《錢君匋裝幀藝術》等著作,早已成為同行後進必讀之參考教材。“藝術展”此番擷取錢氏裝幀作品之代表二百餘件,上自三十年代舊作、下迄近歲新創,讀之令人有“流光送盡,藝術長存”之慨。對於一位藝術家來說,能有如此眾多的讀者知音,也該說是莫大之幸福了。

《錢君匋九旬藝術家展》之餘,尚有錢氏音樂作品之演奏會。所奏所歌,自然皆錢氏早歲所作之“新音樂”作品。時過境遷,雖不合新湖青年之耳目,但無疑為“高雅藝術”之一種,當然會為有藝術素養者所喜聞樂見。此係餘話,不贅如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多才多藝光彩奪目——錢君匋九旬藝術展述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