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書論探幽/論中國古代書論中的審美性格/毛萬寶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我國古代書論崇筋尚骨審美性格的最初確立,當推相傳為晉代書家衛夫人的《筆陣圖》。她說: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調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衛氏這理論,在後世書論家那裡得到了廣泛認同、闡發與運用,對書法藝術追求剛健、雄渾境界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古代書論之所以會形成崇筋尚骨的審美性格,首先取決於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基調。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它充滿著崇高意志,更充滿著自強不息的精神把人格獨立放在重要位置,決不向邪惡勢力低頭,“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因為如此,我們中華民族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雖歷經大災大難,但仍能積極進取、穩步發展,而最終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在這一民族意志與精神的影響下,中華民族對剛健、雄渾之美的追求願望異常強烈。如先秦時期的有關美學言論就具備了極其明顯的崇尚剛健、雄渾之美的傾向。《易傳》說:“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平!剛健中,純粹精也。”(《乾・文言》)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孟子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謂之大。"(《孟子・盡心下》)又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孟子・公孫丑上》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從這裡我們難道看不清楚積澱於我們中華民族心理深層的獨特審美基調麼?

其次,崇筋尚骨的審美性格取決於書法藝術追求生命化表現的基本特質。作為個體,人的生命總是有限的、短暫的,這是人類面臨的一個無可奈何的冷酷現實,古人曾對之發出了諸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命如鑿石濺火,居世竟能幾時”、“タ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類的惆悵與感慨。但人類並不甘於作一味被動的望洋興嘆,於是想到了創造藝術,將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灌注於藝術之中,希求通過藝術來延伸自己的生命,在藝術中充分展示生命的無限性與永恆性。書法藝術的生,從某種前義上來說,亦是應書家展示生命意識與生命活力之內在需求而通生的。為完成再現生命之重任,書法藝術自身顯然必須具備儼若生命機體的種種要素。如蘇軾所說:“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腳一,不為成書也”蘇軾提到了“骨”,末直接點出“筋”,但“筋”亦在不可或缺之列。試想,生命體的運動離開“筋”之伸縮弛收能行麼?書法藝術要追求生命化的表現,“強其筋骨”應該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古代書家憑他們的直覺,深刻把握了這一藝術本原之理,在豐富的書法批評實踐中逐漸凝就了崇筋尚骨的審美性格。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第三,古代書論崇筋尚骨的審美性格取決於書法創作者的生理因素。書法作品由書家這個“人”創作出來,它自然離不開書家這個“人”的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對書法創作來說,是前提,也是基礎。一般而言,沒有良好的生理因素,就會制約這個書家的創作成就。在眾多生理因素中,“筋骨”即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成分。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我們的書家要完成自己書法創作的“大任”,創作出眾多一流之作,在書法史上佔據一席之地,自然也必得“勞其筋骨”,通過筋骨(還有肌肉等)生理因素的強化訓練,建立書法創作所必需的動力定型。從人體的生命運動規律來看,人體生命力量的獲取同“筋骨”有著乾絲萬縷的聯繫,漢代劉劭即說:“勇怯之勢在於筋,強弱之植在於骨。”(《人物誌》那麼,書法藝術生命力量的獲取離開“筋骨”的支持是可能的麼?稍有書法創作經驗的人都會知道,一幅書法作品的成形即是書家某種個性化筋骨(還有肌肉)運動的結果。換言之,ー個書家有一個書家的風格,正導源於一個書家有一個書家的筋骨(還有肌肉)運動模式。對此,漢代起壹亦有著明確認識,他說:“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心與手,可強為哉?若人顏有美惡,豈可學以相若耶?昔西施心疹,捧胸而顰,眾愚效之,只增其醜。趙女善舞,行步媚蠱,學者弗獲,失節匍匐。”(《非草書》)在趙壹看來,不同書家各具不同的“筋骨”、“氣血”,他們能分別創作出或“好”或“醜”的不同面目作品來,相互之間既不容混淆也不容模仿效法。應該說,趙壹這一理論觸及到了書法創作中的“筋骨”等書家生理因素與書法作品風格樣式、審美效果之間的某種對應關係,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但他據此認定不同書家之間不能進行交流、學習以取長補短,則不免背離實際、太絕對化了。“筋骨”作為書法創作者的一個重要生理因素,直接影響書法藝術創作的成敗得失。這對向來將實踐奉若神明的古代書論家來說,自然富有特別強烈的誘惑力,使他們隨之產生崇筋尚骨的審美性格完全亦在情理之中。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書論探幽:中國古代書法理論中的審美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