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土地,治癒系

如果我說我內心痛苦,那一定是無病呻吟。然而確實,有時候心裡一陣疼痛,像是心被摘走了似的痛且空虛。我問自己:"你為什麼?"仔細追尋我痛苦的根源,結論是:我沒有什麼需要痛苦的,我是一個衣食無憂家庭幸福的人。於是我又開開心心地忙碌起來,但是下次,偶然,又會來這麼一下子。。。

哈哈無病呻吟——是的,這就是診斷結論。但是不僅是我,無病呻吟恰恰是現代人的流行病。

田園,土地,治癒系

我們前小助理的前男友跟她說:"世界上沒有愛情這種東西,之前我都是騙你的,你就忘了我吧!"

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她因為被分手已經一個月沒有吃中午飯,但是她仍然情緒高漲:"我不,我偏要相信愛情,我不相信你對我沒感情,我不相信你會連老子娘都騙的。。。"——他曾經帶她去見過父母。

但是私下裡她說:"我沒有力氣。。。我沒有力氣起床,沒有力氣吃飯,沒有力氣說話。。。"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著,已經很久,她年紀輕輕的,長的也漂亮,還有很多人圍著她轉。

焦慮,痛苦,空虛,絕望、麻木,放棄。。。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人會焦慮、痛苦和麻木;在物質富足的情況下,人卻更容易絕望和放棄。

遠古時候,人類不得不靠狩獵生存,設想他們成天在森林裡在曠野上追逐,忍飢挨餓,即便很多天沒有獵到食物,也不得不掙扎著繼續追逐,也許會餓死,——是的有可能會被自然打敗,卻不會敗給自己。

就算是不久前的上個世紀,我的外婆,一個身高150的小腳女人,獨自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草無一把,米無一升,也竟然活過來了,靠的是用雙手在地裡刨食:開荒種地,上山砍草。。。人類有頑強的生命力。

現如今科技如此發達,已經不再需要強體力勞動了。隨之而來的卻是精神層面更痛苦的掙扎。四處高樓林立,困境中的人們東突西走,那強勢的擁擠的建築卻只給你藐視拒絕和威脅,沒有辦法,我們退回到屬於自己的角落——如果有那麼一塊角落的話——蜷縮著。。。越蜷縮越麻木。。。

我們要拿什麼拯救自己?

田園,土地,治癒系

《飄》中的斯嘉麗在社會變革中,從生活優渥淪為一貧如洗,不得不來到亞特蘭大打拼,屢屢陷入尷尬和絕望,但她只要回到塔拉,手中抓起一把生養自己的泥土,她就有了力量,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一定是有著這樣的切身體驗,才能寫出這樣場景。

是啊,只要離開這猙獰的鋼筋水泥,回到土地,在陽光照耀的田園,有小鳥鳴唱,樹枝隨風輕輕搖曳,禾苗靜靜地在身旁陪伴,我們柔弱的心就彷彿得到了庇護,躺倒在這溫熱的泥土上,也許還有委屈,感觸之下也會熱淚盈眶,但是不再有絕望,不會再放棄。

十一二歲的一個初夏,我和一個小夥伴在離水井不遠的地方放鵝,她拿了一個東西夠著想要從井裡舀一點水,不知怎麼的就栽了下去,我失聲叫喊,且撲到井臺上朝下查看,卻發現她雙腳搭在井裡側的磚沿上,頭朝上仰著,一半身體在水裡。跑來一個大人把她拽了上來。我真的是親眼看見她頭朝下栽下去的啊!

所以那古老的水井,那片古老的土地,我真的相信,有神靈在庇佑我們。。。。

田園,土地,治癒系

我有這樣一個夢想,希望有一片土地,哪怕不算大;那片土地不遠處有幾間房,哪怕是山裡的茅屋也好;我希望哪些掙扎著的覺得撐不下去了的孩子能來這裡小憩,我要教他們種菜種莊稼,我要成為那樣一個慈祥的老人,陪著他們彎腰勞作,背襯藍天,看禾苗破土而出,看果實累累,看陰晴圓缺雲捲雲舒,看天寬地闊人生瑰麗,作為人來到這世界上,是多麼幸運的事,雖粗茶淡飯,雖還會痛苦,但一定會重新有了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