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陳曉卿老師可能是故意的,把《風味人間》放在貼秋膘的時候播出。在床上抱著電腦看第一集“山海之間”時,呼倫貝爾草原上的羯羊,差點把小北北給饞哭了。

於是當晚就下單了2斤昂貴的草原羊肉,網絡上也有一大群被饞哭的惡鬼們表示,第二天就去下館子吃羊肉。小北北覺得,這就是一部高質量美食紀錄片的最好說明了:好看,想吃。

《風味人間》目前的豆瓣評分是9.3,與陳曉卿的金字招牌,《舌尖上的中國》的分數持平。第一集的播放量就突破了2億,跟當年的“舌尖”一樣,成為了爆款。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在“好看,想吃”這個方面,《風味人間》也就像陳曉卿掌管的兩季“舌尖”一樣,做得極好,比如小北北剛才說的石烤羯羊↓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製作禿黃油↓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香辣西瓜豆醬抹上熱氣騰騰的饃片,也把在戒碳水的小北北給饞哭了↓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海南雞飯,辣椒、大蒜、酸柑汁、雞湯調配的蘸料↓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澳門的葡式海鮮飯↓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無可挑剔的構圖、鏡頭、運鏡,將美食最最誘人的一面呈現出來,讓屏幕之前的我們恨不得能有個任意門,去這些地方大快朵頤。

光從“好看,想吃”這個層面來看,《風味人間》9.3的評分可以說實至名歸,但問題在於,陳曉卿對“舌尖”之後,這部時隔4年的大作的規劃,從來不止是讓我們流口水,不止是讓畫面勾引食慾。

《風味人間》的豆瓣頁面上,簡介是這麼寫的↓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重點在於全球美食和中國美食的對比,歷史長河中中國美食的變化,以及從“舌尖”開始就一直在說的“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而前兩點,小北北覺得,“山海之間”和“落地生根”根本沒有完成,這兩個主題應有的深度,目前播出的兩集完全沒有做到。

第一集“山海之間”,維度跨越了歐亞大陸,從中國的東海邊到荷蘭的大西洋邊,經度上從新疆、內蒙古的寒帶,到四川瓦屋山的溫帶,再到臺灣的溫帶,尤其是講大閘蟹時,江蘇太湖邊倏忽一轉,就來到了荷蘭的艾瑟爾湖,視野不可謂不大。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小北北能理解這一集的主題大概是講在如此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風貌中,人類(特別是中國人)發明瞭如此之多的美食,孕育出瞭如此之神奇的美食文化。但火腿、筍、蟹、土豆、巴楚蘑菇、旗魚這幾種食材,其聯繫在哪裡呢?由這幾種食材製作的中國美食,和他國美食究竟有何區別?這些最能拔高紀錄片立意和格局的深度層面,完全不見。

因此,儘管主題鮮明,但內容卻顯得凌亂,紛至而來的幾十種美食,只能引起我們的口水,而無法引起我們的思考。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第二集“落地生根”的主題是中國美食在其他國家的傳播,外來美食與中國美食的結合,並以此來對身份的認同追根溯源。比第一集做得更好的,是小麥、魚生、海南雞飯、秘魯中餐、澳式葡國菜等對主題的鮮明體現,但這五個小分支的數量,卻有點太多了。

由小麥在歐亞大陸不同地區呈現出的不同風味來開場,本來非常好,因為它是主食。吃主食,就會有配菜,而配菜的不同,食用方式的不同,全都是美食文化,借這種多變的搭配,單從小麥延展出去,“落地生根”這個主題就能得到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呈現了。

但如你所見,其他四個小分支雖然豐富了內容,卻使整體觀感變得浮光掠影,紛至而來的美食又只是引起了氾濫的口水而已。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因此《風味人間》即使仍然保持《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部的高水準,但不得不說,還是有些失望。相比《人生一串》、《街頭美食鬥士》、《美食不美》這三部今年話題度超高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就更加落入下乘。

這三部美食紀錄片都與《風味人間》一樣,每一集都有著鮮明的主題,《人生一串》6集的主題分別是肉、奇葩食材、素菜、筋蹄舌爪、骨頭、燒烤大師。

其他兩部則簡單粗暴,《街頭美食鬥士》裡白鍾元“流竄”在重慶、香港、曼谷、東京、夏威夷、泰國、福岡、哈爾濱尋找街邊小吃。《美食不美》每一集乾脆就以披薩、Tacos、家常菜、蝦蟹、烤肉、炸雞、炒飯、包餡食物為名字。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在鮮明的主題之下,這三部美食紀錄片也全都把“好看,想吃”放在第一位。小北北之前在寫《人生一串》時就曾贊它“看了就想吃,吃了還想看,看6集胖6斤”,《街頭美食鬥士》第一集重慶篇把不能吃辣的小北北饞得,去吃了一頓哥老關。

《美食不美》裡的大部分食物雖然都吃不到,卻還是讓小北北滿城地找Tacos吃(而且找到了,還是一家墨西哥人開的)。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起碼從成片來看,這三部紀錄片都沒有要賣情懷、說文化,從始至終都是這個好吃、那個好吃,一直吃吃吃。但美食與美食之間、美食與地域、美食與人物之間的精妙聯繫,卻為片子本身織成了一張細密網格,所謂文化、情懷,以毫不搶戲、不顯山露水的背景出現,反而讓人印象深刻。

比如《人生一串》裡,長沙人的塑料普通話,既是人物自己的調侃,也是燒烤這個國民夜宵的樸實和幽默。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而《美食不美》中的每一集,都是美國的外國美食,經過變化、適應或者創新的美國外國美食。比如意大利人在布魯克林開披薩店,用酒瓶擀餅底,

比如主持人戴夫張直言不諱地說身為韓裔的自己,年輕時候一點都不想碰韓國食物,現在卻在家裡做著韓國傳統早餐,在自己的餐館裡做出一道“紅燒鱈魚”,“有些想葡萄牙菜,韓國菜,但味道卻是四川風味”。美國亞裔尋找認同、確認位置的歷程,就這樣通過幾道菜表現了出來。

觀察|《風味人間》已經是今年最好的美食紀錄片?

有美食處,自然有人,有文化,而美食紀錄片若要把格局放到文化層面,那麼就必然要更加精心地選擇美食、呈現美食、排列美食、剪輯美食,缺一不可。

《風味人間》有美食,很多很多的美食,也許因為太多了,在如此大的格局之下,反而呈現出一種語無倫次的雜亂感來,我們知道你想表達的,不止是好吃,但抱歉,畫面所傳達出的,卻僅僅只有好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