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政策補貼的風電產業最後有多慘?

導讀

產業政策對所有的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甚至能夠決定某些企業的生死。華銳風電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華銳風電乘風而上

華銳風電成立於2006年,當時國內的風電行業尚不成熟,產業化運作尚屬萌芽階段。風電行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獲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僅靠政策補貼的風電產業最後有多慘?

依靠上網電價、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政策,華銳風電在2006至2010的五年時間內,實現了應收收入、淨利潤的幾何增長,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中國第一、全球第三,成為風電行業龍頭。

這樣看來,華銳風電的確是很好的抓住了機遇,讓自己實現了快速發展。但是也不由得讓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一個靠政策扶持迅速崛起的企業,是否具備該營收規模的企業應有的市場競爭力?

風電產業迅速擴張

2011年以前,在政策的支持下,風電行業幾乎不需要考慮市場需求,只要生產,電網就高價收購。同時加上各種稅收優惠和專項補貼,風電行業迅速成為大熱行業,吸引了無數玩家進入。

僅靠政策補貼的風電產業最後有多慘?

華銳風電2010年財務分析

通過魔鏈財務評估可以看出,2010年的華銳風電的盈利和成長能力這兩項上都拿到了滿分。而資產負債率和資產管理方面,由於風電行業耗資巨大、回款週期長的特點,華銳風電的表現離標準有些許差距也是可以理解的。

僅靠政策補貼的風電產業最後有多慘?

僅靠政策補貼的風電產業最後有多慘?

行業魚龍混雜,國家出手調整

國家補貼本應該是件好事,結果卻導致了出現了大批以騙補為主要目的企業。整個行業思考的內容更多的是如何拿到更多的補貼,而不是發展技術。面對這種情況,國家不得不出手調整,2011年開始大幅下調補貼,並暫停了風電站修建的審批。

僅靠政策補貼的風電產業最後有多慘?

加之當時的經濟大環境並不景氣,雙重打擊下,整個風電行業瞬間陷入困境,華銳風電也不例外。2011年,華銳風電整機毛利率、淨利潤降幅逾七成,市值縮水650億,業績下滑驚人。

華銳風電2010年——2016年財務分析

通過使用魔鏈財務評估分析2010年——2016年華銳風電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出華銳的盈利能力在失去政府的支持後,陡然下降,在2014年歸零。而企業的成長能力更是在政策出臺的當年就直接歸零,後面連續6年,都毫無改善。

僅靠政策補貼的風電產業最後有多慘?

國家幫一時,自強才是真本事

其實從這裡已經可以看出,政策帶來的機遇,的確企業崛起的捷徑。但是如果一個企業僅靠政府幫助,欠缺競爭市場的實力,從長久來看,是無法在業界佔據一席之地的。

雖然風電行業目前的確有很多企業在退出,但這並不是行業的衰退,而是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只有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才能經受過市場的考驗,最終在行業站穩腳跟。

祝願華銳風電能夠順利渡過企業危機,努力提升實力,成為真正的龍頭企業。

魔鏈財務評估,智能計算企業財務得分

精準優化企業短板,打造真實力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