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臺灣農業產業競爭力憑什麼在世界上高居前列

統一、康師傅、旺旺、味全、永和、徐福記、呷哺、海霸王、張君雅小妹妹……一個小小的臺灣島,竟有如此多響徹大陸的食品品牌!再加上垂涎欲滴的臺灣名小吃,終於禁不住誘惑踏上臺灣“尋食之旅”,且看臺灣農業食品產業的“四個現代化”。

粗食精細化

旺旺雪餅是旺旺集團進軍大陸市場的敲門磚,一款非常成功的明星產品,至今仍是旺旺集團利潤率最高的產品。可以說,旺旺雪餅開啟了粗食精細化的先河。

不僅僅是旺旺雪餅。在臺灣,用番薯、冬筍、小米等製作的番薯餅、冬筍餅、小米餅,大大提升了產品價值,深受臺灣人民喜愛。日月潭傑記則將價格低廉的香菇腿兒研發成類似牛肉乾的休閒小吃香菇幹,廣受歡迎。

此外,大燕麥千層棒、地瓜幹、蔬菜脆片、核桃糕、鳳梨酥、紅茶酥、黃粒燈椒麻花生(火爆大陸的黃飛鴻花生大概是受其啟發)等等,臺灣源於精緻農業理念的休閒食品數不勝數,和臺灣美食一樣,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美味愛好者。

從上世紀80年代起,臺灣開始大力發展“精緻農業”,臺灣農產品早早的走上了精細加工的道路,更大的發揮農產品價值,使其利潤更高、競爭更小,市場更廣闊。這也從根本上推動臺灣農業的轉型與升級,成為享譽世界的“臺灣造”。

解讀:臺灣農業產業競爭力憑什麼在世界上高居前列

啟示粗食精細化、消費休閒化是市場需求升級的必然趨勢,也是農產品價值化發展的大勢,值得仍為農產品滯銷、產業附加值低困擾的大陸涉農企業好好借鑑。

飲品保健化

走在街邊,渴了買瓶統一茶裡王綠茶,不經意間卻發現瓶身上寫著“調節血脂功能”字樣,要知道這在大陸可是明文禁止的,正當感嘆臺灣飲料監管如此鬆懈之時,瓶身上的保健標識就會引起你的注意,再去觀察其他飲料,烏龍茶、雙健茶王、分解茶……形形色色的飲料各有不同,包裝各異,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貼上了保健食品的標識,而且是經過臺灣衛生監管部門正式批准的。而在大陸賣得最火的統一綠茶、康師傅冰紅茶,在臺灣壓根兒就沒有。

走進超市,更是大跌眼鏡:參芝王、統一魔力、美容生化飲、活顏馥莓飲、鹿茸酒、大雕黨參官桂藥酒、參茸藥酒、百家珍蘋果醋等,保健飲品數不勝數,對比當今大陸不溫不火的寡淡景象(大陸也曾經火爆過,大多是不規範的忽悠,曇花一現),不禁感嘆臺灣保健飲品的發展竟是如此的“旺旺”。

健康農業是臺灣精緻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初是基於GAP(優良農業操作)的產業鏈管理,到後來延伸到功能化。臺灣食品業深諳 “藥食同源”之精髓,開發了系列健康飲品,逐步成為市場主流。

解讀:臺灣農業產業競爭力憑什麼在世界上高居前列

啟示】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大陸的健康消費意識和觀念空前高漲,大健康飲品(食品)市場迎來了歷史性的戰略機遇,健康會成為產品開發和品牌建設的公共價值基因。期待有更多的加多寶涼茶、六個核桃、雲南白藥牙膏、南方黑芝麻糊、仲景香菇醬湧現出來。

後廚工業化

想吃蝦了?去超市買份龍霸水煮香辣蝦,上火5分鐘便能“香辣一下”,即使不會做飯的人都能輕鬆享受美味。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對飲食營養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大陸成品、半成品即食餐食發展趨勢已經初見端倪。然而,當你走在臺灣的各大超市時,其即食餐食的發展著實會讓你大吃一驚:猴菇扣筍、筍絲扣肉、臘味糯米飯、白湯羊肉盅……各式成品、半成品菜、飯、湯應有盡有,食髓知味、崇華齊、港麗腸粉等多個品牌雲集,後廚工業化時代在臺灣已經鮮活上演。

事實上,康師傅方便麵是後廚工業化的先驅,改變了中國人千年吃麵的習慣和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文化。而以海霸王、龍鳳為代表的臺灣速凍業,推動了大陸速凍食品的大發展,誕生了三全、思念、雙匯等食品品牌,結束了散裝速凍產品的歷史。而以老乾媽辣醬、烏江榨菜、周君記火鍋底料為代表的大陸後廚工業化品牌,也越來越多的走進中國家庭的廚房餐桌。

解讀:臺灣農業產業競爭力憑什麼在世界上高居前列

啟示餐飲後廚和家庭廚房餐桌,是一個巨大的尚未得到滿足的飢渴市場,農業產業化食品企業完全可以在這個領域裡創建品牌、建功立業。這是原生態食品增值升級的一條途徑,同時,也給出口受阻的罐頭類企業轉向國內市場找到了一條出路。

農業創意化

多年前的一首《阿里山的姑娘》餘音繞耳,將我吸引到這阿里山鄒族文化部落來。在這裡,我們可以體驗阿里山鄒族原住民的文化生活,品味阿里山鄒族親自種植的阿里山瑪翡咖啡、阿里山高山茶,嘗特色美食,參觀部落工廠等。他們出品的老楊麻辣紅椒系列美食產品,創意美妙,設計精湛,製作考究,贏得多項世界設計大獎,成為部落裡的一張世界名片。

這不禁讓我想起臺灣信義的“梅鄉”,他們不僅打造了“酸甜姐妹花”、“青梅竹馬”等極具生命力的青梅系列產品品牌,還通過舉辦“梅子節”,打造“梅子夢工廠園區”,開展“踏雪尋梅”、“制梅DIY”等系列休閒觀光活動,延伸產業鏈,增加農業附加值。與此同時,還將產品形象創意成動漫作品《山豬迷路》、《酸甜姐妹花》等,將口舌香甜的物質享受與童話意境般的精神享受交融在一起,成功的將原來單純的農業種植髮展為現如今集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觀光業和文化創意業緊密關聯的新興創意農業產業鏈。

在臺灣,創意農業已經成為一種基因和習慣,真正實現了“一鄉(村)一品一創意”,成為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建設鄉村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路徑。

解讀:臺灣農業產業競爭力憑什麼在世界上高居前列

啟示今日之大陸,正在史無前例的推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態農業、現代農業、品牌農業如火如荼,到底如何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文明效益的有機統一?創意農業可能是最有創意的路徑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