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克養生,背後或許是“成長的擰巴”

朋克養生,背後或許是“成長的擰巴”

“保溫杯裡泡枸杞”可以說是對現在生活狀態最貼切的形容了。

可能你知道“朋克”,也或許正在“養生”,但二者結合的“朋克養生”,讓人不禁想起了搖滾歌手中的保溫杯。根據新發布的《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現代養生呈現低齡化的發展趨勢,早已經不再是中老年的專用名詞了,“朋克養生”逐漸在90後群體中流行起來。

“朋克養生”該如何定義?例如:一邊敷著昂貴的面膜,一邊看手機熬夜刷抖音,貼著暖寶寶穿著破洞褲,酒杯裡放入一兩顆枸杞,又或者火鍋後加上一杯涼茶敗敗火……於是便有人痛心感慨道這是先進行毀滅,然後想法設法地彌補,哪裡是在養生?簡而言之,“朋克養生”是在一邊消耗身體,一邊補血,是“作死與自救並存,狂嗨與養生齊飛”的狀態。這樣的行為在年輕一代身上輻射越來越廣。

“朋克養生”行為惡劣嗎?不同點人觀點不一致,不可一概而論。父母一代人認可根源在於自身對現代生活不加節制,導致這樣的情況,所以吃再多養生品也無濟於事,主要是形成規律的生活方式;醫生認為這樣的做法非常損害身體,是不可取的;而年輕一代卻很熱衷這樣的方式,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慰藉,哪怕不自律,也有想法去彌補,二者的結合,正反映出“成長的擰巴”。

朋克養生,背後或許是“成長的擰巴”

朋克與養生的結合顯示出年輕人養生逐漸成為趨勢。畢竟,年輕不等於肆意透支身體,更不意味著“給我一支菸,再給我一瓶酒,說走就走,有的是時間”,任何人的健康都經不起過度消耗,自控是最好的保養。

這背後,是對健康的焦慮。一個健康平臺顯示,63%的90後諮詢脫髮、生髮的問題,某寶雙十一訂單中最多的竟然是90後購買的各種生髮育發液。健康話題進入年輕人的視線,比以往來的快的多,不論是出於對外在形象的要求,或者是職場壓力的困擾,健康的問題一定程度影響著職業前途。

“朋克是不想早早陷入生活柴米油鹽的平淡”,“養生”則意味著續寫一條更長的時間線,讓自己長久保持充沛精力和強勁的心跳。健康焦慮,在一粒粒養生丸的“不明作用”下,的確會讓內心得到片刻安寧和慰藉。或許,對“朋克養生”的現代年輕人更應該多一些關懷,畢竟壓力需要釋放,希望需要點亮。

更重要的是克服心理上保持健康的那個度,有人說太難了,可能是慣性,只要打開手機,抖音兩三個小時,夜不能寐;有人說是依賴,現在年輕人有強烈的社交需求,需要喝酒、需要泡吧,是硬性要求;還有人說是在刺激中找到存在感,需要在冰天雪地裡配一口冰激凌的涼爽,需要火鍋配涼茶的反差……

有人說,“朋克養生”不一定是源於對健康的執著追求,而是對曾經放肆的罪惡感的補償。可是,我們能不能少點罪惡感呢?漸漸放下手機,放下重負,生活不止眼前的酒杯和枸杞,還有遠方和希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