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慢性疼痛嗎?10條飲食建議,避免“越吃越疼”

你有慢性疼痛嗎?10條飲食建議,避免“越吃越疼”

「願你和家人生活得更美好」

慢性疼痛是一種軟組織損傷的結果,通常由各種炎症、遠傷病所引起。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症狀,據估算中國有1億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且以老年人居多,嚴重影響著生活的質量。

慢性疼痛是難以治療的。通過藥物治療可以使肌肉疼痛、疲勞和慢性病的其他症狀減少30%至50%;而飲食和生活方式對慢性疼痛的影響則可能是兩面性的,可能幫助疼痛緩解,或加劇疼痛。

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風溼病學家Daniel Arkfeld表示,某些食物可能會引發神經遞質的釋放,提高大腦對疼痛的敏感性。Arkfeld給出了以下10條飲食相關建議,可作為日常生活方式的參考。

1. 確保食物新鮮

近一半的慢性疼痛患者也患有腸易激綜合徵(IBS)。Arkfeld認為,吃新鮮的、少防腐劑和添加劑的食物可以減輕與IBS相關的疼痛症狀。“刺激腸道的食物會讓身體向大腦發出信號,告知纖維肌痛。”

2. 遠離咖啡因

慢性疼痛被認為與控制情緒的大腦化學物質的不平衡有關。患者可以通過咖啡因等興奮劑來緩解疲勞,但從長遠來看,它們最終是造成傷害而非有益。咖啡因被認為有“能量預支”的作用,也就是說,你可以預支未來的能量來緩解現在的疼痛,但未來在承受疼痛的同時,還要償還透支的那部分。

你有慢性疼痛嗎?10條飲食建議,避免“越吃越疼”

3. 茄子也有錯

“對於關節疼痛,要減少食用茄科植物。”通常情況下,蔬菜是低熱量、健康的選擇,但Arkfeld表示一些茄科植物如西紅柿、土豆和茄子,含有少量神經毒素成分,會加重關節炎和疼痛的症狀。

4. Omega-3脂肪酸

在深海魚類和堅果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被吹捧為心臟、大腦健康食品,而它們對減輕炎症和疼痛也有幫助。2006年對關節炎患者的一項測試中,每日使用魚油補充劑的患者有60%報告有症狀減輕。然而,Omega-3脂肪酸尚未針對纖維性肌痛患者進行針對性測試。

5. 酵母和麩質

在烘焙食物、麵食中常有酵母添加劑。纖維性肌痛的患者會對酵母及麩質更為敏感,這類飲食包括啤酒、燕麥、蛋糕、麵包等,而以玉米、豆類、米等作為替代品,則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改善疼痛症狀。

6. 適量的乳製品

一定程度的乳糖不耐受影響著全世界大約70%的成年人。在1998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40名纖維性肌痛患者的血液樣本是否與各種食物中的物質發生反應,25%受試者的血液表現出對牛奶等乳製品的免疫反應。根據每個人的耐受度不同,可能產生的反應也不同,但通常來說吃太多的乳製品對慢性疼痛患者是有負面影響的。

你有慢性疼痛嗎?10條飲食建議,避免“越吃越疼”

7. 減少碳水化合物

“大約90%的纖維性肌痛患者腎上腺功能低下。”Arkfeld補充說,這會影響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高糖分的攝入對他們是很不利的。嘗試低糖的飲食結構,不僅是為了減少不適應症,對整體健康也是有幫助的。

8. 人工甜味劑有害

當你減少了糖分攝入時,也許會選擇一些人工甜味劑替代品,如阿斯巴甜。而很多人工甜味劑同時也是一種興奮性神經毒素,它可以激活神經元、增加對疼痛的敏感性。其他甜味劑如山梨糖醇和木糖醇,也被證實可以引發IBS。

9. 減少食品添加劑

穀氨酸鈉(MSG)等食品添加劑常常給疼痛患者帶來麻煩。味精是一種高鈉增味劑,被廣泛用於中國的餐飲種。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委託進行的一項報告指出,

味精可能導致短期的反應,其穀氨酸鈉成分增加了人體對疼痛的敏感性。

10. 告別垃圾食品

美國國家纖維肌痛研究協會(NFA)建議限制精製糖、咖啡因、油炸食品和高度加工食品,換句話說,也就是限制大多數快餐、糖果和預包裝食物。除了容易增加體重、體脂外,這些食物還可能刺激肌肉、擾亂睡眠和危害免疫系統。

你有慢性疼痛嗎?10條飲食建議,避免“越吃越疼”

相對而言,飲食對慢性疼痛的影響是遠小於藥物的。但作為日常營養攝取的途徑,飲食習慣將是一種長遠影響,鑑於慢性疼痛造成的生活質量、自理能力的下降,有必要及時調整飲食習慣。

持續關注照顧者聯盟,瞭解護理知識,與其他家庭照顧者交流。

你有慢性疼痛嗎?10條飲食建議,避免“越吃越疼”

社群 | 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