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怡供應鏈企業集團總裁嶽麗:如何打造更優供應鏈一體化服務

佳怡供應鏈企業集團總裁嶽麗:如何打造更優供應鏈一體化服務

在2018(第十二屆)中國冷鏈產業年會上,佳怡供應鏈企業集團總裁嶽麗以《如何打造更優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為主題,講述了佳怡如何轉型成為一家供應鏈公司。

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企業的戰略突圍;

第二,提供供應鏈一體化物流服務的前提;

第三,打造更優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的策略

企業的戰略突圍

▲▲▲

提到突圍更多想到的會是一次兩次,其實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觸動企業戰略突圍的因素有很多,總結為兩大方面:

一是企業外部因素,可能來自於一些政策性的,也可能是來自於一些經濟方面或者技術的升級,也可能是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也可能是消費渠道的變化等等。

二是

企業內部因素,可能來自於企業內部員工成長的需求,也可能來自於經營指標的壓力等等各個方面。

無論是企業內部因素還是外部因素,如果我們能提前去判斷,去應用它,在企業戰略的突圍過程中企業就會能夠掌控全盤,更好的提前做規劃和設計,如果這一步做得不夠好,後面企業很多的策略在經營過程中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所以,企業更好的去識別觸動戰略突圍的因素,準確的判斷,應用於企業,非常有利於企業更好的做一些策略。

企業的戰略突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正確做企業的自我判斷和自我識別。每個企業在市場中外部都會給出很多標籤,這種判斷可能會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狀態,但是也可能是企業的營銷策略誤導市場對你的認知。所以,對你的標籤不一定是真的,企業更多是要從內到外客觀的對自己判斷。

如果可以很好的回答下面四個問題,就會對自我有認定和判斷,問題分別是:

你的客戶是誰?

他的需求是什麼?

你可以為客戶解決什麼痛點?

你如何滿足客戶需求?

這些問題不一定你對自己的答案是滿意的,但當你對自己答案滿意的時候,就是你對自己的戰略方向自我認知最清晰的時候。

結合上述所說,我們對外部環境的判斷,這個有利於我們做順勢而為的一些決策,還有內部的認知和企業的自我定位,可能企業會選擇一個戰略的方向。

這個方向每一個企業的認識和判斷都不一樣。佳怡選擇了供應鏈一體化,我們希望離客戶更近一些,再近一些,所以選擇了這樣一條路。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企業處在規模並不是很大的階段,大多人都覺得比較虛幻,但是我們都非常認可,因為我們認為戰略管理體系是一個企業,一個組織把理想變成現實的工具,如何通過長期戰略、中期戰略、近期戰略把理想化成現實,這個體系是必須要建立的,必須要非常好的落地執行的體系,是把你的方向轉化成現實的載體的一個管理體系。

提供供應鏈一體化物流服務的前提

▲▲▲

清晰的目標客戶定位

很多企業是資源型的,可能有網絡、冷庫、冷鏈車等等,但是做供應鏈一體化服務非常明確的一點是你要定自己的客戶在哪裡,因為供應鏈服務針對性並不是很強,所以要非常精準的明確自己的客戶。

準確判斷目標客戶的供應鏈思維

這直接決定了你能否和他進行供應鏈合作。通過我們服務的700多家大中型供應鏈企業來說,目前大家所處的階段非常不同,有些沒有意識到或者沒有提到供應鏈的層面來看,這個時候大家更多還是強調單純的運輸、倉儲這些純物流操作層面的事情,甚至是有自己的基礎物流資源。第二個階段是已經開始有這樣的意識,但是還沒有進行很深層次的釋放;第三個階段是深入應用。

通過我們的合作來看,其實現在在中國已經有很多企業供應鏈意識已經非常強,它對物流的意識已經不僅僅停留在物流層面,而是上升到戰略層面,從原材料到生產到銷售,整個過程都是統一去看。它也開始把自己的精力往研發、生產、銷售上去重點轉移,而把非核心的東西交給第三方公司,我們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的實踐。

所以,在今天儘管有很多企業還處在供應鏈意識初期的階段,但是也有一些企業已經走在了前面,這種情況既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更多是看到了未來供應鏈一體化的潛力,因為現在整個製造企業對一體化供應鏈的釋放度還是很小的,所以未來有很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物流企業必須要有大的轉變

內部要由推式轉化成拉式,因為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的專業化、個性化、定製化會讓你的資源配比具有不確定性的,所以企業的內部管理和內控必須是基於每一個顧客企業,基於每一個細分產業來服務客戶,甚至是你的信息技術。

基於這一點來看,企業的內部不能只做現有的,而要針對市場、顧客所需要的去做,這是內控方式和內控意識上的改變。

對整個供應鏈價值主張的意識層面與能力層面的提前準備,一是理解並尊重差異化,我們很容易強調標準化,但是在供應鏈服務的時候每一個行業的不同階段,每一個企業以及每一個企業的不同階段都會面臨差異化,你必須理解並接受這種差異化,根據這種差異化調整企業的運轉。

二是協同的意識,既包含內部協同,也包括供應鏈上下游的協同。

三是戰略和文化的融合,一旦提供一體化服務,你和整個供應鏈的融合程度會非常深,所以對於文化的趨同和戰略的匹配要求都非常高,否則很難長久的在一條供應鏈上共同生存和發展。

四是共生,這裡強調風險共擔方可共生,因為每一條供應鏈都會面臨市場的不確定性,這個風險並不是供應鏈上核心企業一家承擔的,甚至在前期的投資上也要有一些共同投資的東西。

五是利益共享,成就共贏,你不能只考慮到自己,我們是一個整體,只有這個整體好,這個供應鏈條才能更好的經營下去。

打造更優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的策略

▲▲▲

01

明確優化方向

供應鏈的目的一是提高客戶的滿意度,二是降低成本,三是流程體系更優。所以,不斷用信息技術也好,成立怎樣的團隊也好,這是要始終堅持的三個目標和方向。

02

專業人才團隊打造

我相信在座的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人才方面的優勢,選拔和組建團隊,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做法。

03

倡導精益的理念

精益的本質是消除浪費,只有你的

服務活動更多,環節更多的時候,精益的理念才能發揮價值

04

共享物流資源

包括運輸、搬運資源等等。

05

打造智慧供應鏈

供應鏈不要更多的關注它的成本,你關注成本就很難捨得投資。

06

大數據的分析

以下是我們實際落地的案例:

第一,共享包裝,這是一個綠色環保材料的包裝,為此我們搭建了一個信息平臺,對每一個包裝箱進行管理,這個包裝是可以有RFD的,可以跟蹤到每一個包裝,它的尺寸充分考慮了托盤和車輛的標準化。另外,我們在全國有21箇中心,可以包括全國範圍內回收。

第二,E享供應鏈協同平臺,我們通過這個平臺可以非常好的和供應鏈上的上下游夥伴進行信息的共享,以此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讓整個供應鏈的服務可以變得更有溫度。

第三,基於大數據在供應鏈物流場景應用熱點區域及產品,這些數據分析可以讓客戶享受到更多優化和決策方面的參考。一是對顧客訂單熱度的分析,可以優化資源配置,也可以促進客戶銷售重點區域的轉化,還有根據銷量的一些分析。二是作業人效的分析,通過這些分析可以優化你的流程,提高你的人均勞效,提高你的利用率。第三,對於終端進行分析,來調整你的服務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