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薦讀:守望故鄉

精品薦讀:守望故鄉

守望故鄉---巫昌虎

我要守望我的故鄉,就像守望我的初戀情人一樣。

當母親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才突然想起,我都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節了。雖離家只有幾十公里,但因為忙於工作,總是忘記回家過節,這說起來有些慚愧。“你都好幾年沒回家過節了,這個中秋,你一定要回來和我們一起過。”母親帶著祈求的語氣說。

一路風塵,我終於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是沿著一條小河修建的公路,路的兩邊除了清一色的黔西北民居房以外,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候車亭,這讓我想起了城市裡的公交車站。一路上,栽在車路兩旁的桂花樹,不時地散發出香味,從車窗輕輕地飄進來,沁人心脾。

望著窗外陌生又熟悉的故鄉,我不得不感嘆,故鄉的變化真大。車到了老家門口,我突然發現,以前的瓦房全都變成了現在最流行的黔西北民居房。原來的黃土壩子變成了水泥壩子,連接著每家每戶的土路變成了水泥“串戶路”。

這時,從鄰居家門口跑來幾個孩子,他們有的叫我“大叔”,有的叫我伯伯。但我一個也不認識,更何況叫出他們的名字。這有點像賀知章那首著名的《回鄉偶書》所寫:“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走進屋裡,我很驚訝,燈光明亮,音樂悠揚,放電視機的那個角落,還不時地閃耀著五顏六色的燈光,一派富裕的景象呈現在我的眼前。我之前就聽爸爸說,他在家裝修房子。他還叮囑過我,等裝修好了,一定要我回來和他一起見證他的手藝。

看著這金碧輝煌的屋子,我回憶起了小時候我們家的老屋。老屋所在的位置,就是今天我們坐的這個地方。那時,因為條件不好,我們家住的是瓦房。瓦房經常漏雨,在梅雨季節,好多時候,外面下大雨,家裡下小雨。

我還沉浸在過去,爸爸就已經把飯吃完了。他說:“兒子,快點吃,我帶你去廣場上溜達溜達。”我一聽,反問爸爸:“我們這裡也有廣場?”這時,媽媽責怪爸爸,說叫我慢慢吃,吃好了再去。我為了不讓爸爸等我,我使勁地搖了搖頭,一口氣把媽媽盛給我的飯吃完。沒來得及擦嘴上的油,就像一個小孩,跟著爸爸走出去。

媽媽對爸爸說:“你特像個老小孩,孩子還沒吃好飯,你就喊玩,你呀!一天就只知道玩。”

我走在爸爸的後面,準備拿出手機當手電筒照路。但一走出門,外面就像白天一樣,針掉在地上也能看見。

精品薦讀:守望故鄉

爸爸邊走邊說:“這是今年才安裝的,太陽能路燈。聽說是設定好的,每天晚上是七點半,路燈就自然亮了,特別神奇,而且,每家門口都有。”我耐心地聽著爸爸語重心長地給我介紹,走著走著,我還是控制不住我的思緒,又想起了小時候。

我清楚地記得,故鄉是2001年的冬天才通電的。通電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都沒有睡覺,那種興奮的感覺,沒經歷過的人是不知道的。自從有了電以後,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不少。以前的石磨被“小鋼磨”代替,走村串戶放電影的人失業了。

不一會兒,我和爸爸來到了廣場。而這個時候,廣場上已經聚集了很多人。男女老少,他們肩接著肩,腳挨著腳,非常熱鬧。有的在唱山歌,有的在吹牛皮,還有的學著城市裡人跳廣場舞。不像以前那樣,天一黑,在河邊遊一遊就睡覺了。

我看著鄉親們幸福的樣子,望著故鄉變化了的一切,不知不覺中,我又沉浸在了這幅美麗、和諧的畫卷中。望著靜謐的人工湖倒映著漫天的繁星,被霧氣氤氳著的遠山露出朦朦朧朧的輪廓,我的心,突然變得安靜祥和起來。

這時候,東邊劃出了一條白線,它正慢慢地向著遠方延伸,伸展出一個勃勃生機的景象,伸展出了希望……

作者簡介:巫昌虎,男,1986年生,筆名:雲雨墨,作品散見於《散文選刊》《南風》《詩選刊》《貴州民族報》《長江詩歌》等刊物。有作品入選《我為祖國點贊》《中國百年詩人優秀作品選》《2017讀家記憶年度優秀作品》《夜郎文叢》等選本,曾多次榮獲省級文學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