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婦聯工作和黨政中心工作實現同頻共振

江西省上饒市婦聯立足自身實際,找準契合點——

婦聯工作和黨政中心工作實現同頻共振

作為基層婦聯組織,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是一個重要課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實施以來,江西省上饒市婦聯立足自身實際,找準婦聯工作和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契合點,通過一項項有針對性的具體舉措,實現同頻共振,不僅婦聯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也為全市決勝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饒”貢獻了巾幗力量。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工作部署,切實解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部分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對發展扶貧產業和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等造血式扶貧積極性不高,存在畏難情緒,脫貧信心不足”等問題,上饒市婦聯從今年6月起在全市範圍內啟動了“點燃希望、巾幗勵志”扶貧大宣講活動,活動一直持續至今年底。宣講採取曲藝節目、集中宣講、現身說教等形式,對貧困群眾進行“扶志、扶智、扶德、扶勤”教育, 宣傳他們自強自立、勤勞致富的好做法、好事例。

“我叫羅蘭,肢體先天殘疾,丈夫無技能、無穩定收入,家中又有小女兒正讀高中,家庭負擔重。我雖身殘,但心不殘,我勤奮努力,開了一家超市,加工和銷售紅軍衣服帽子,還在景區向遊客出租自行車,現已經成功脫貧……”,在該市玉山縣樟村鎮政府會議室,由當地婦聯組織的“點燃希望、巾幗勵志”扶貧大宣講活動現場,身殘志堅的羅蘭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自身的經歷,讓在場的很多貧困戶都深有感觸,掌聲不時響起。

徐貞是該市上饒縣煌固鎮一名農村婦女,之前生活十分拮据。在各級婦聯的幫助下,她克服困難,挑戰自我,終於取得了成功。儘管廠裡業務很忙,但徐貞得知婦聯要組織“宣講團”,用以幫扶和引導那些正處於觀望、甚至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的貧困戶時,她馬上報名參加。她說要把自己的創業經歷和成功經驗,告訴貧困戶,尤其要讓那些貧困婦女明白,唯有勤勞才能改變命運,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夠成功。

截止目前,全市已舉辦巾幗大宣講110多場,聆聽人數達10000多人次。“點燃希望、巾幗勵志”扶貧大宣講也成為助力精準脫貧的有效方式。

不僅是從精神上鼓勵貧困戶,上饒市婦聯還一直堅守在扶貧工作的最前線。該市玉山縣樟村鎮青山壩村是上饒市婦聯的定點扶貧村,為助力貧困戶脫貧增收,上饒市婦聯在青山壩村全力推廣“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產業模式,通過組建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己的合作社,依託菌菇產業基地,發展扶貧產業。貧困戶既在基地裡從事勞動獲得勞務報酬,又在合作社裡入股受益分紅。該模式極大地激發了貧困戶幹事的自主性、自發性和積極性,產業扶貧帶動效果明顯。

作為“指間經濟”的來料加工在上饒市既有歷史也有優勢。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上饒市婦聯著力拓寬農村婦女增收途徑,多形式扶持來料加工。今年上半年,上饒市婦聯聯手市總工會到浙江義烏舉辦來料加工經紀人培訓班,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全市來料加工女經紀人的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而在每年的10月份,上饒市婦聯還會組織優秀女經紀人參加義烏國際博覽會,為女經紀人捕捉商機,拓寬市場搭建平臺。在“走出去學技能”之外,婦聯組織還注重“沉下去對接、送上門服務”,做好牽線搭橋和引導鼓勵婦女投身來料加工等工作。

“來料加工一方面可以吸納大量的農村婦女就地就近就業,實現增收與照顧家庭兩不誤,另一方面,從業婦女在經營和生產中,自身的素質、經濟收入和家庭地位也得以提高,對形成文明新風、促進家庭鄰里和諧和社會穩定都有積極的作用,而這也與鄉村振興戰略中對鄉風文明的要求相吻合。”在江西省婦聯前不久舉行的相關會議上,上饒市婦聯如此總結來料加工工作。

與來料加工的居家靈活就業相比,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婦女的創業創新同樣十分重要。陳偉是江西永智制筆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位於上饒市廣豐區。經過艱苦的研發,永智制筆成功研製出中國的24工位車——永智24工位車,打破了國外長達30多年的壟斷,至此,困擾中國製筆行業的“進口依賴”困局,開始被逐漸扭轉。

今年年初,陳偉還在公司裡特意安排了一些公益崗位,招來周邊40多名年齡較大的農村婦女。考慮到這些工人年紀大、手腳慢,對她們不採取計件方式,而是統一發放2000元/月的底薪再加上補貼。此舉贏得了好評。

作為一名成功女性的代表,當地人稱陳偉在小小筆頭搭就的大舞臺上“輕歌曼妙、長袖善舞……”

為進一步激勵全市廣大婦女創新創業,為婦女創業創新搭建廣闊平臺、提供更優越的環境,上饒市婦聯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創業培訓,其中以技能培訓、電商運營支持與幫助為主要內容的“互聯網+”培訓,在各縣(市、區)進行了巡迴開展。

培養出更多像陳偉一樣在創業創新中“長袖善舞”的女性是上饒市婦聯開展這一系列活動的初心。上饒市婦聯相關負責人還表示,不論是推進婦女創業創新,還是扶貧大宣講和來料加工,惟有與黨政中心工作相結合,才能彰顯出婦聯組織的獨特作用和影響力。(張麗萍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劉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