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走了,我们的青春终于散场

金庸走了,我们的青春终于散场

这些年,每年都能看到金庸去世的消息。

而今天,他是真的走了。

金庸走了,我的青春也随风而逝了。

第一次接触金庸,是在小学一年级。

那时候,我和哥哥姐姐每年暑假都会去外婆家。

夏天的午后,我在三楼过道的凉席上,翻来滚去睡不着。

忽然看到靠墙的一个木箱上有本书,便拿下来翻看。

书页很宽,繁体竖版。

书名的字体十分瘦削,锋芒毕露——《射雕英雄传(上)》

那时字还没认全,很多情节都是边猜边看。

这一看,就掉进了江湖,一去三十载。

那几天,我总是梦想着能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大雕,可以坐着飞上天。

暑假结束,我也将这本书看完了,可问题是这是上册,接下来的几个暑假,我翻遍了外婆家的里里外外,始终没有找到下册。

于是,每年的暑假,我都会看一遍半部《射雕英雄传》。

那种看了一半被卡住的煎熬,实在痛苦。

我当时不知道的是,这种痛苦,我还将经历无数次。

我哥很喜欢看武侠,经常会借书回来看,往往一借就是上中下三册。

当我哥看上册的时候,我和姐姐就先看中册、下册。

等我哥要看中册的时候,我们再换着看……

我哥看书快,往往我们还没看完,他就拿去还了。

那时候,我和姐姐都怕我哥,不敢央求他晚点还。

于是,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无数个残缺的江湖。

为了赶进度,有一天早读课,我带了本《连城诀(中)》到教室里看。

被班主任逮了个正着,批评了一顿之后,就将书收缴了。

等我写好了检讨信送到办公室的时候,正好看到班主任聚精会神地看这本书。

他收了检讨信,却没有将书还给我。

哥没找到书,就问我和姐姐,我始终没敢说实话,一直到现在。

金庸走了,我们的青春终于散场

哥哥初中时成绩很好,一直是全校第一。

校长怕他考到别的学校,便给他保送名额,不用考,直接上本校高中。

于是,当别人都在复习中考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宿舍里看武侠,看得昏天黑地。

等到三年后参加高考的时候,一直沉迷于武侠的哥考砸了。

后来,复习了一年,才考上大学。

有一次,我翻到了哥的大学毕业留言册,上面的称呼清一色都是:徐大侠。

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个月,跟哥商量:我发工资了,打算给奶奶买个礼物,你觉得买啥好?

哥说:奶奶喜欢看书,我们一起给她买一套金庸全集吧。

然后,我跟哥各出了一百元,在书摊上买了套盗版的金庸全集。

满满的一箱子书。

奶奶很是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大学毕业之后的哥,事业起起伏伏,人生起起落落。

今年三月初,哥在微信里跟我说,他在起点中文网上发了小说,让我给参谋参谋。

他说,他只是想最后再做一次梦。

我赶紧上去看,不论是布局,还是文笔,都写得相当不错。

每当我哥发了一篇,我就在微信里给他分析。

很多观点都是心有灵犀,不谋而合。

只是,始终没能等来起点的签约短信。

三月二十六日,晨,哥给我打电话:奶奶走了。

凌晨三点,我呆呆地坐在奶奶灵前,默默流泪。

哥跪在奶奶的灵前,肩膀不停耸动,无声地抽泣。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这么真情流露。

四月的一天,哥跟我说,他想来苏州看看我。

那天刚好我有课,哥到得早,在芭菲咖啡馆等我。

一个人,一个包,一台电脑,戴着耳机,轻轻敲击着键盘,编织着最后的梦想。

哥住了两天,我们聊了很多很多。

两天后,哥回去了,他说:梦醒了,我也该回去继续找工作了。

金庸,他毁掉了多少人的学业,他又给了多少人青春的梦想?

我一直想开一门《金庸武侠赏析》,担心无法通过审核,于是开了门《文学赏析》,大部分的内容便是金庸的小说。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一讲,便是十年。

金庸走了,我们的青春终于散场

刚才,我给哥发了个短信:哥,金庸去世了。

他回复:刚看到,有些恍惚。武侠早就死了,但金庸在,总感觉武侠的江湖还在某个空间存续。

过了一会,他又说:庸庸碌碌,柴米油盐,蝇营狗苟……好怀念曾经一本《鹿鼎记》在手,万事不挂于心的日子。

金庸走了,我们的青春终于散场。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谁又不是这样?

起码金老爷子还留下了偌大一个江湖。

这一生,即便有憾,却也无悔了。

金老爷子千古!

附:

曾写过的文,关于金庸,关于武侠,关于江湖,关于青春:

《神雕侠侣》的残缺美——兼论杨过为什么娶了小龙女

恶紫夺朱——兼论阿紫的眼睛是怎么瞎的

夏梦——一梦六十年,金庸睡不醒的的仲夏夜之梦

当琼瑶不再相信爱情,当金庸将夏梦还给慕容

武林?我呸!

黄易已逝,再见《大唐》,再见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