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限價,標價和成交價的差異


樓市限價,標價和成交價的差異


在此輪房價上漲過程中,樓市限價無疑是最嚴厲的政策,從源頭上遏制了房價的上漲,然而限價所帶來的一系列隱患也開始凸顯,比如最明顯的就是一二手倒掛,催生了大量的購房需求,不僅出現了萬人搶房的場面,也讓本該冷靜的樓市再起波瀾。當然限價之後還有其他的諸多問題,比如房企為了利潤偷工減料,比如利用各種附加手段突破限價的政策,限價限制住了標價卻沒有限制住成交價,而隨著19年樓市基調的奠定,因城施策之下,部分城市也開始悄悄地放鬆了限價。

近日,有媒體報道,佛山多個樓市盤出現了上調備案價格的現象,諸如限購區域內的某項目,限價前售價1.7萬,但是現在的最新備案價格卻達到了2.5萬元,而且經過相關人員的透露,該地區取消限價的政策將採取“只做不說”的方式,沒有發文,但是備案價確實調高了。

當然,調高備案價格也有一定的原因,那就是雖然遏制了房價上漲,但是其他成本也在增長,房價不是不能漲而是不能過快漲,經過了一年的限制之後,自然也要調高,只不過沒有文件的支持。對於購房者來講,限價既是最好的購房機會也是最差的購房機會,無論是選購的人員還是能夠買到的產品,亦或者是部分房企採取的雙合同問題,都讓買房成為了一件困難的事情。

目前,大部分城市和項目都採取這種方式,比如裝修合同,車位,或者是所謂的高爾夫體驗等等,都是突破限價的手段,如果真正的實行限價,那麼就應該全面堵死,而非僅僅是標價上做文章。18年的樓市已經過去,是否買房早已有了答案,房價是否上漲也很明顯,至於期待的房價下跌,雖然部分城市出現了,但是買房人卻並沒有增多,剛需已經被掏空,沒有利潤的情況下,炒房者也不願進場。

接下來各地或將放開所謂的限價,當然有明確發文的或許並不是很多,畢竟當下的樓市有些緊繃,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都將受到嚴格的控制,而對於購房者來講,抓緊有利的條件購房才是正確的事,而在標價和成交價的問題上,更加應該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