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100年以上的衛浴品牌將退出市場?

吉博力年初宣佈對四個子品牌進行整合,如今整合工作正式提上日程。外媒日前報道,包括法國ALLIA、德國凱樂瑪、意大利寶茲和荷蘭Sphinx在內的四個衛浴品牌,將在2020年冬季前淡出當地市場。

這4個100年以上的衛浴品牌將退出市場?

▲外媒作報道

吉博力四子品牌兩年內退出歐洲市場

據法國媒體lemoniteur報道,吉博力決定在2020年冬季前讓ALLIA退出歐洲市場,面臨同樣命運的還有凱樂瑪(KERAMAG)、寶茲(POZZI-GINORI)和Sphinx三個品牌。據悉,ALLIA最後一批刻有該品牌標誌的產品將在2020年1月推出,隨後生產的產品將被統一為吉博力品牌。吉博力此舉旨在減少因多個品牌帶來的物流及業務之複雜性,推動集團發展。

這4個100年以上的衛浴品牌將退出市場?

▲ALLIA巴黎旗艦店

報道指,吉博力在2014年收購ALLIA,此後數年間,吉博力在法國的銷售額有近半由ALLIA貢獻。ALLIA法國營銷負責人指出,集團早於兩年前開展品牌整合工作,整合將簡化溝通成本,避免重複的品牌傳播工作,而且對於原品牌的經銷商來說,整合後的吉博力品牌將不再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吉博力年初宣佈將在2019年整合ALLIA、凱樂瑪、寶茲和Sphinx四個品牌,統一整合為吉博力,這一舉措對該集團意義重大。在消費者的印象中,吉博力的產品主要為排水系統、隱蔽式水箱等,是一個“牆後”企業,四個子品牌則長期專注可見的衛浴產品,是“牆前”企業。吉博力希望籍由吸收整合這些子品牌,將吉博力(Geberit)品牌從“牆後”推向“牆前”,推動品牌升級。

這4個100年以上的衛浴品牌將退出市場?

▲被整合的四個品牌

均為原新樂陶集團旗下品牌

吉博力此舉是早年一宗大型併購的延續。2015年,吉博力收購了被稱為歐洲衛浴領導者的芬蘭新樂陶(SANITEC)集團,而這次整合的四個品牌原本均屬於該集團。

其中,ALLIA是法國知名衛浴品牌,其歷史可追溯至1892年,在歐美衛浴企業紛紛在中國及東南亞開設工廠的今天,ALLIA仍堅持法國本土製造,並且維持著在歐洲市場的高佔有率。寶茲來自意大利,由Ginori先後合併Giulio Richard、Laveno及Pozzi等幾家衛浴企業而組成,Ginor創立於1735年,至今已有近300年曆史;SPHINX是荷蘭的高級衛浴品牌,專注衛浴生產150年以上,每年銷售額約荷幣十億元;德國凱樂瑪在四個品牌中資歷最淺,但1903年成立的它至今也有100多年的歷史。

據吉博力最新財報,該集團2018年1-9月銷售額達2371百萬瑞士法郎,整體增長7.7%。但和亞太地區13.8%的增長率相比,歐洲市場增長率僅為2.7%。此次吉博力在歐洲大本營整合多個品牌,可見有振興歐洲的決心,未來吉博力在該地區的表現值得業界關注。

這4個100年以上的衛浴品牌將退出市場?

▲吉博力歐洲銷售增長放緩

業務整合成近年主流

近年來,在企業併購之外,業務整合也是衛浴行業的主旋律,不少企業為經營做減法,整合複雜業務,削減會計流程,降低經營成本,有企業已取得不錯的成效。

惠達:

今年2月,惠達衛浴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唐山惠美建築陶瓷有限公司已取得了唐山市豐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的《准予註銷登記通知書》,至此,惠達衛浴完成對惠美陶瓷的吸收。據瞭解,惠達衛浴合併惠美陶瓷的消息在2017年8月傳出,根據相關公告,此次合併是為了“整合資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TOTO:

同樣在2月,TOTO宣佈對旗下兩家全資子公司TOTO AQUAIR和TOTO ENGINEERING進行合併,同時建立新公司TOTO AQUA-ENG,註冊資金為1億日元,新公司已於4月1日開始經營。據瞭解,被合併的兩家公司有一定的業務重合,例如均有向客戶提供住建設備的安裝、施工服務。TOTO希望透過合併,統合兩家公司持有的施工體制,以提高服務水平。

驪住:

在經過早年多個併購動作後,驪住近段時間也積極進行減法。本財年起,驪住將廚房部門和衛浴部門合併,構成新的水科技事業部,籍此推動事業增長。而在去年底,驪住集團就將子公司LIXIL持有的驪住海爾住建設施(青島)有限公司的51%股份,以4.46億元的價格將其全部出售給海爾,以簡化業務。

併購非一勞永逸

近幾年,衛浴行業發生多宗大型收購,國外較著名的有吉博力收購新樂陶、驪住收購高儀和美標,國內則有海鷗住工收購四維衛浴、麥格米特收購怡和衛浴等。通過併購,企業能快速完善產品佈局,試水新興領域,藉此擴大市場份額。現階段,這無疑成為企業做大的捷徑之一。

但是,併購並非一勞永逸,企業還需面對併購後的一系列問題。有些併購雖然能為企業帶來巨大收益,隨之而來的則是管理和溝通的複雜化;有些併購無異於“踩雷”,不但不賺錢,甚至可能導致虧損。可見,無論企業對資本操作多麼嫻熟,但真正考驗企業的卻是接下來的管理和改革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