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同一個家族內部,為什麼有些年輕人輩分很高?

我在村裡輩分算較高的,已經有孩子給我叫老老爺了!

還有許多比我大二三十歲的老人,也管我叫爺。而且,他(她)們的嘴特甜,見面後,爺長爺短地問候著,讓人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農村民風淳樸,把家族輩分,理的很清,禮節,禮儀看得很重。

在農村,同一個家族內部,為什麼有些年輕人輩分很高?

我曾遇到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奶聲奶氣地問:“我該給您叫什麼?”

我一愣,想了一會兒,說:“唉!我也糊塗了,反正你老爺管我叫爺!”

五六十歲的老人給十幾歲的小娃叫爺,這對城裡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可在農村卻真真切切的存在。

這種年齡和輩分倒掛的現象,每個村都有,是個普遍現象。

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農村,同一個家族內部,為什麼有些年輕人輩分很高?

有人說:“誰的輩分高,說明人丁不旺。”我以前也贊同這種說法。

人丁不旺,一般是家境不好,或其他原因,找媳婦困難,結婚晚。同一輩分,同一年齡的人,一個18歲結婚,一個28歲結婚,下一代年齡就相差十來歲。如果結婚晚的,再生育晚,那就要差整整一代人了。

在農村,同一個家族內部,為什麼有些年輕人輩分很高?

最近,我在研讀老家譜時,發現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連著幾代排行最末的,輩分也高。

例如,你的老爺弟兄五個,他排行老五,比老大小十幾歲,你爺呢?也是排行最末,你父親恰巧也是老末,你自己也是老末,連著幾個老末下來,你的孩子輩分就高了兩三代。

這樣輩分高和排行低,構成一個反相關。排行高的,後代輩分就低,排行低的,後代輩分就高。

當然事物是複雜的,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

在農村,同一個家族內部,為什麼有些年輕人輩分很高?

都有那些因素呢?請發表您的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