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本文作者黃強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熱播,終於迎來女主角盛明蘭(趙麗穎扮演)與顧廷燁(馮紹峰扮演)大婚的情節,新娘盛明蘭著綠色嫁衣,戴鳳冠,新郎顧廷燁著紅色婚服。婚慶場面則以紅色佈置為主。

【圖1,《知否知否》大婚劇照】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雖然《知否知否》沒有明確的朝代概念,但是依據劇情,時代指向宋代。那麼,宋代是否流行新娘著綠色嫁衣呢?對此,我持否定觀點。

宋代有綠色衣裳,但是婚典中的新娘大婚時不能穿綠衣裳。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圖2,《知否知否》綠嫁衣】

第一,婚禮時新娘穿什麼服飾?歷朝歷代的婚嫁有固定程序和禮儀,各朝的服飾不同,婚嫁衣沒有固定款式,秦漢用深衣,隋唐用襦裙,宋代則用背子。

背子又作褙子,又名綽子。背子就是半臂。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卷三:“隋大業中,內宮多服半臂除,即長袖也。唐高祖減其袖,謂之半臂,今背子也。”楊蔭深先生說:“背子亦稱為背心或馬甲,無袖而短,通常著於衫內或衫外。昔年婦女所著又有長與衫同的,稱為長馬甲。”背子就是背心、馬甲,惟自盛行短後,長馬甲制已與衫同。故今又被廢棄了。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圖3,宋代背子穿戴展示圖】

背子在宋代是男女通穿,但是在使用、形式與時間方面都有不同。有長短、寬袖與窄袖的不同。

背子對於女性而言,則屬於常服。僅次於大袖。《宋史·輿服志》規定:命婦以花釵翟衣為正式禮服外,背子作為常服穿用。皇后受冊後回來謁家廟時穿背子,節慶日時第三盞酒後要換成團冠背子;背子也是一般家庭未嫁女子和妾的常服。《宋史·輿服志》:“淳熙中,朱熹又定祭祀、冠婚之服,特頒行之。凡士大夫家祭祀、冠婚,特具盛服。……婦人則假髻、大衣、長裙。女子在室者冠子、背子。眾妾則假紒、背子。”宋代女性結婚裡面穿長裙,外面罩背子,戴假髮髻。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圖4,宋代黃昇墓紫灰皺紗鑲邊背子】

第二,能否穿綠嫁衣?

中國古代服飾面料很多,綾羅綢緞;服色也很豐富,赤橙黃綠青藍紫,但是如此眾多的面料與色澤,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穿用的。服飾面料、圖案、色澤有禁忌。這對官員適用,卻對百姓限制。換言之,官服、官宦可以使用豐富面料、服色,民間百姓,甚至富裕的商賈也不能使用。沒有官宦背景的百姓,只能穿粗布衣裳,著白色服飾,百姓被稱為布衣、白衣,唐代對於沒有科舉高中的士人稱之為白衣公卿,白衣是身份,公卿是未來時,一旦高中就可以實現鯉魚躍龍門搖身一變成公卿。老百姓通常穿白衣、褐衣等色彩單一,不鮮豔、不靚麗的衣裳。這是社會地位,身份所決定的。

唐代品官制度實施後,按照服色來區別官員等級,紫色、紅色、緋色,是高官所有,低品級官員只能使用綠色、青色,白居易有“江州司馬青衫溼”的詩句,他貶官為江州司馬,著青衫,是個八品小官。黑色更是小吏的服色,如牢頭、衙役、捕快,有皂隸之說。

有人提出古代的顏色崇尚,認為秦代尚黑,漢代尚紅,因此認為歷代婚服是五顏六色,隨朝代而變化,甚至認為有白色的婚服。生活中有五顏六色的服飾,但是並不對百姓開放。因此,百姓不可僭越服飾及其服色。中國古代就沒有白婚服,因為白色被視為喪色,死人了才穿白衣,乃是孝服。白婚紗是民國從西方傳入中國的,取其潔白之意。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圖5,宋代穿襦裙婦女】

婚慶講究喜慶,紅色一直受到推崇。各朝代有顏色崇尚,但是並不說婚禮就一定穿時代推崇的顏色,比如秦代尚黑,婚嫁衣一定是黑色嗎?新人有各自的服飾款式,但是罩在外面的則是代表喜慶、高貴的紅色,比如紅布、紅窗花、紅燈籠、紅蠟燭。秦代也不會掛上幾個黑紙糊的黑燈籠吧?紅燭、白燭一點,自然是紅燈籠,紅火光。只是上古、秦漢時期沒有後來那麼講究,秦漢時期還沒有轎子,自然不會有大紅轎子抬起來。

三、綠色在宋代也不是高貴色

作為大戶人家的女主角盛明蘭出嫁,會選擇一個低級的綠色嫁衣嗎?不會。因為綠色就是低品級官員的服色,商人、大戶人家有銀子,會崇尚高貴色,紅色、紫色、緋色,自然不會選擇低級的綠色。官宦之家更是講究,不會自己降低身份,作賤自己。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圖6,《知否知否》綠色衣服】

《知否知否》出現綠嫁衣,其實是編導為了扣題,與劇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呼應。李清照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說的是海棠,綠葉繁茂,紅花凋零,與服飾沒有任何關係。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圖7,《知否知否》劇照】

中國的色彩美學觀認為,紅配綠醜的哭,對於紅綠搭配是低看的,怎麼能在大婚如此重要的人生風光的時候,穿綠嫁衣呢?再者,綠帽子是男人最忌諱的,讓新娘穿綠嫁衣,所要傳遞的信息,自然與綠帽子聯想在一起。中國服飾有禮儀規定,也有各種禁忌,穿什麼,穿什麼服飾,是有嚴格規定,誰僭越誰就要受到懲罰。不能任性,不敢隨意。僭越者輕者體罰,重則砍頭。我們不能用現在的觀念來要求古人按照現在的標準來做,那是不可能的。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圖8,《知否知否》劇照】

按照色彩美學觀,紅配黃喜洋洋。這樣一說,《知否知否》應該選擇黃色與紅色服飾,而不是綠色服飾。如果《知否知否》只是有綠色服飾也罷,歷朝歷代都有綠色衣裳。不像黃色是帝王專用色,紅色、緋色都是高官服色,使用低品級的綠色,受限制不會太多。但是在婚禮中作為新娘的嫁衣,就有問題了。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圖9,《知否知否》劇照】

綠色在宋代不是高貴色是肯定的,但是尚未成為賤色。中國不喜歡綠色,尤其不能送男人綠帽子,因為綠帽子是女人出軌的代名詞。《元典章》中規定: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裹著青頭巾。本來元代官服中也使用綠色裝飾,但是青頭巾綠帽子出現後,“綠帽子”就成了不雅的詞。

宋代有綠嫁衣嗎?《知否知否》用錯了“綠肥紅瘦”

【圖10,《知否知否》劇照】

電視劇《知否知否》讓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婚禮上新娘穿綠嫁衣,是否可送新郎一頂綠帽子?注意這不是當下,而是宋代。不可否認綠色的服飾確實美觀,生活中也有綠衣服、綠官袍。但是古代服飾有禁忌,婚禮有禮儀,豈能隨意隨性搭配綠嫁衣?或許古代生活中貧寒家庭,沒有錢買紅衣、喜慶色彩的服飾,新娘身邊只有一件綠衣裳,就權做了嫁衣,那也是一種特例,並不服符合婚禮禮俗。

黃強黃不息2016年、2017年兩次年度文化頭條號。

黃強,字不息。知名金學家、服飾史學家。已出版《金瓶梅風物誌》《中國服飾畫史》《服飾禮儀》《趣民國》《文人置業那些事》《消失的南京舊景》等著作15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