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啊,年味變了 年我怎麼不認識你了?

小時候,年是爸買回來的肉,是媽給做的的新衣裳,是小夥伴在一起的玩耍,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幾毛錢,是平時沒有的零食,是那噼裡啪啦金花四漸的一掛小鞭兒……

小時候的年是……期盼……

長大了,年是超市裡的擁擠,是在一起各玩各的手機,是在一起的炫耀,是一年來的疲憊,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飯菜誰都吃不下去,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當做白天的忙亂……

生活越來越好,可那份快樂卻離我們越來越遠,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了笑著笑著就哭了。


過年啊,年味變了 年我怎麼不認識你了?


記得親戚們回憶小的時候過年,那可真是一年裡面最開心的時候,小孩子們領到壓歲錢歡天喜地跑去小賣部買糖果卡片。在物質不豐富的年代過年包餃子吃的白麵是非常珍貴的。除夕包了餃子,舅舅等不到第二天了就跑去煮了吃。在農村大家都有殺年豬的習俗,家家戶戶的豬都在二百多斤左右,新年每一天都能吃到正宗的殺豬菜,熱乎乎的酸菜湯裡面飄著白肉紅肉。


過年啊,年味變了 年我怎麼不認識你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年夜飯許多人都選擇到飯店吃,但是少了一家人忙忙活活熱熱鬧鬧的鍋碗瓢盆打擊聲,沒有了包餃子一家人東家長西家短互相關心的場景,彷彿感到年味兒不足。吃完飯大家都低頭玩手機,春晚再也看不見一大家子人在電視前看著白雲黑土的小品,貫穿幾代人的笑點。過了山海關,都是趙本山。一個時代喜劇巨匠落下帷幕,我們記憶中美好的新年是否還能再一次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